城中村改造自建房赔偿标准的核心在于建筑结构、合法面积认定和补偿方式的选择。框架结构房屋补偿最高可达4400元/平方米,而超出“三层半”的建筑面积仅按60%重置价补偿。货币补偿与安置房选择权保障村民权益,同时青苗补偿分“一般”与“长生”两类,最高达16000元/亩。
-
建筑结构决定补偿金额:住宅分为简易、砖木、砖混和框架四类,重置价从1000元/平方米到4400元/平方米不等。经营性房屋(如厂房、商铺)补偿略低,钢结构标准为960-4200元/平方米。自搭阁楼按净高补偿170-340元/平方米。
-
合法面积认定以“三层半”为上限:合法补偿面积取产权面积或建基面积的3.5倍,超出部分按60%重置价补偿。例如,框架结构房屋超出部分仅按2640元/平方米(4400×60%)计算。
-
补偿方式灵活可选:村民可选择货币补偿(如广州某区标准3800元/平方米+2800元/平方米奖励)或安置房(人均不低于40平方米)。安置房超面积部分需按成本价或市场价补差价。
-
青苗补偿差异化处理:短期作物按亩补偿(5000-8500元/亩),经济作物按棵计算(420-20000元/棵,依胸径定)。水产养殖分三类,最高补偿16000元/亩,可搬迁青苗则补贴迁移费。
-
其他补偿项目:包括搬迁费(10元/平方米)、临时安置费(15元/平方米)、停产停业损失(评估协商)及拆迁奖励(村集体自定标准)。电器移机费如空调200元/台、有线电视150元/户等。
提示:补偿标准因地区政策而异,村民需结合地方文件核算总额,必要时可申请第三方评估或法律救济。选择安置方式时需权衡长期居住需求与即时收益,确保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