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拆迁方不按合同给房,核心解决路径是:确认违约事实后,优先协商,协商无果则通过法律途径(行政复议、诉讼或仲裁)强制履约或索赔。关键点在于保留合同原件、沟通记录等证据,并注意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的时效。
若拆迁方未按协议交付安置房,首先需核对合同条款,明确违约细节(如延迟交付、面积缩水等),并收集书面通知、现场照片等证据。通过书面函件要求对方限期履约,同时备份沟通记录。若协商无效,可采取以下法律行动:
- 行政复议:向拆迁部门上级机关提交复议申请,需在违约行为发生60日内提出,审查期间原拆迁协议仍有效。
- 民事诉讼:若属民事违约(如开发商未履约),可起诉要求强制交房或赔偿损失,法院可判令按合同标准购置等价房产交付。
- 行政诉讼:若拆迁方为行政机关且拒不履约,3个月内可起诉其行政不作为,胜诉后可申请强制执行。
对于安置房质量或位置不符等问题,可要求第三方评估差价补偿。若遭遇暴力逼迁,立即报警并保全证据,后续可追加赔偿诉求。
提示:法律程序需专业指导,建议尽早咨询拆迁**律师,避免错过时效或证据灭失。集体**可降低成本,但需注意合法表达诉求,避免过激行为影响案件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