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销售OTC药品属于违法行为,需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否则可能面临罚款甚至刑事处罚。无资质销售药品不仅涉嫌非法经营罪,还可能构成欺诈行为。
OTC药品(非处方药)虽然可以在药店直接购买,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所有药品销售行为均需具备合法资质,包括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个人若未取得相关许可,私自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销售OTC药品,属于非法经营行为。一旦被查处,不仅会没收违法所得和药品,还可能被处以货值金额15倍至30倍的罚款;若情节严重(如货值金额超十万元),罚款额将更高,甚至面临刑事追责。
非法销售药品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非法经营罪”及“生产、销售假药/劣药罪”。例如,若药品来源不明或质量不合格,则可能被认定为“销售假药”,并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及罚金;若导致健康损害或死亡,将面临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通过社交平台或电商平台发布药品广告、私聊推销等行为,均属于违规操作,平台有权对账号实施封禁。
为避免法律风险,个人或企业应通过正规渠道采购药品,并申请合法资质。若仅偶尔转让个人剩余药品,应确保来源合法且无盈利目的,但仍需谨慎核实当地具体规定。OTC药品的销售需严格遵循《药品管理法》《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等法规,任何忽视资质的行为都将带来严重后果,需优先保障合规性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