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架之所以有重兵把守,核心原因是其作为全球中纬度地区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和国家级生态屏障,承担着生物基因库、水源涵养地等关键生态功能,需严防盗猎、盗伐及火灾等威胁。部队与民兵长期驻守,既是生态保护的“钢铁防线”,也是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力量。
- 生态价值不可替代:神农架拥有金丝猴、云豹等珍稀物种及上千种植物,被誉为“华中之肾”“华中水塔”。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直接影响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的水源安全,一旦破坏将引发连锁环境危机。
- 历史教训与持续守护:上世纪60至80年代,神农架曾因开发过度导致126起森林火灾,近年盗猎盗伐事件仍时有发生。部队驻防可快速打击违法行为,如曾及时阻止盗猎团伙偷猎珍稀动物。
- 科技与人力结合:如今哨所配备无人机、环境监测摄像头等,形成“天上有飞机、山头有监控”的立体防护网,但高海拔巡护仍需人力。民兵接力驻守哨所数十年,甚至在零下30℃环境中坚持防火瞭望。
- 综合防灾需求:部队不仅防人为破坏,还需扑救山火、救灾抢险。例如2020年山火中,部队的及时介入避免了更大损失,凸显其“多任务”防护价值。
神农架的重兵把守,本质是以最严格的措施守护生态红线。未来,随着保护技术升级,这片绿色宝库的防线将更智能,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与责任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