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时,财产分割原则上子女没有直接份额,但可通过协议或法院判决间接保障子女权益。 关键点在于:子女不参与财产分割是法律基本原则,但离婚协议中可约定赠与子女财产,且法院判决时会优先考虑子女抚养需求,例如对直接抚养方适当倾斜分配。
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双方共有资产,离婚时需在夫妻间平等分割。子女作为家庭成员,虽不直接享有财产权,但法律通过以下方式保护其利益:
- 协议赠与:双方可协商将房产、存款等部分财产赠与子女,但需注意赠与需履行法律手续(如不动产过户),且赠与人可能行使撤销权。
- 法院判决倾向:若协商不成,法院会根据《民法典》按"照顾子女权益"原则分配财产,例如为保障子女居住稳定,可能将住房判给直接抚养方。
- 抚养费与财产分割分离:子女的抚养费需另行协商或判决,与财产分割无关,但财产分配结果可能影响抚养费的实际支付能力。
离婚财产分割的核心是夫妻双方权益平衡,但子女的成长需求始终是重要考量。建议通过法律途径明确财产归属与子女抚养安排,避免后续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