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准则和制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规范的目标不同 :
-
会计准则 :主要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问题,同时也规范会计主体应当披露哪些方面的信息。
-
会计制度 :主要解决会计要素如何进行记录和报告的问题,确认和计量是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条件。
- 适用的范围不同 :
- 会计准则 :适用于股份公司(上市公司)的会计处理,而会计制度适用于所有企业。
- 规范的具体内容和可操作性强弱不同 :
-
会计准则 :规范的内容主要是对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进行“定性”的规定,至于记录到哪个科目,则由会计人员自己去判断,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
-
会计制度 :规范的内容则具体得多,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差,制度的可操作性较强。
- 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 :
-
会计准则 :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因为准则的规定较为原则性,需要会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职业判断。
-
会计制度 :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因为制度的规定较为具体,会计人员按照制度进行操作即可。
- 在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层次不同 :
-
会计准则 :是会计规范体系中的第三层次,制约着会计制度。
-
会计制度 :是会计规范体系中的第四层次,是在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制定的具体操作规范。
- 制定理念不同 :
-
会计准则 :属于原则导向,强调的是公允、合理的基础,使不同时期、不同主体之间的会计结果的比较成为可能。
-
会计制度 :属于规则导向,侧重于具体业务的操作和记录,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 结构和体系不同 :
-
会计准则 :通常包括一般业务准则、特殊行业和特殊业务准则、财务报告准则三大类,内容较为抽象和原则化。
-
会计制度 :自成体系,由多个层次构成,包括《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保险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等,内容具体且操作性强。
综上所述,政府会计准则和制度在规范目标、适用范围、具体内容、可操作性强弱、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在会计规范体系中的层次以及制定理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政府会计准则侧重于原则性和国际趋同,而政府会计制度则侧重于具体操作和记录,以适应不同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