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作了但未缴纳社保是否算工龄的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区分以下情形:
一、工龄计算的基本原则
- 连续工龄与缴费工龄的区分
-
连续工龄 :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时间及前后单位可合并计算的时间,但未参保期间不计入。
-
缴费工龄 :以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为准,未参保期间不计入。
- 工龄的计算标准
- 工龄按周年计算,剩余月数超过6个月按1年、不足6个月按半年、不满6个月按0.5年计算。
二、不同情形下的工龄认定
- 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前的工龄
若工作年限发生在1978年12月31日前,且未参保,则该工龄 视同缴费年限 ,但需累计缴费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
- 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后的工龄
-
实际缴费年限 :自参保当月开始计算,未参保期间不计入。
-
视同缴费年限 :仅限参保前连续工龄中实际缴费满5年(部分地区要求10年)的部分。
三、特殊情况说明
-
劳动合同与社保的关系 :劳动合同是工龄计算的基础,但社保缴纳是法定义务。即使未参保,只要存在实际用工关系,工龄仍可计算。
-
试用期工龄 :试用期内工作时间计入总工龄,但不会影响社保缴纳。
四、法律依据与建议
-
《社会保险法》 :明确规定社保缴费与养老金待遇挂钩,但未参保期间的工龄认定有明确区分。
-
建议 :用人单位应依法参保,避免因政策差异影响职工权益。若职工认为权益受损,可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律师**。
总结
未缴纳社保的工龄是否计入,需结合工作时间与社保缴纳时间判断。国家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前的工龄可能视同缴费年限,但需满足累计缴费年限要求;制度后的工龄则完全以实际缴费为准。建议通过正规渠道核实政策,保障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