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社保缴纳与工龄计算的关系需分情况说明:
一、社保不缴纳与工龄计算的关系
- 社保与工龄是两个独立概念
工龄以职工实际在用人单位工作并获得工资收入的时间计算,而社保缴纳是法定义务。即使未缴纳社保,只要存在实际劳动关系和工资收入,工作年限仍可计入工龄。
- 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情况
在1978年前的计划经济时期,未参保的工作年限可能被视同缴费年限,但需累计缴费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
- 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情况
自1978年改革后,工龄计算统一以实际缴费年限为准,未缴社保的工作年限通常不计入缴费年限,影响养老金待遇。
二、特殊情形说明
-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
-
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人员,若改革前工作年限满15年,可视为缴费年限。
-
改革后参加工作但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人员,需继续缴费至满1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
- 历史遗留问题
因政策调整或单位原因未缴社保的,若能提供档案等材料证明实际工作年限,经相关部门核实后,可能酌情计算工龄。
- 试用期与工龄计算
试用期内工作时间计入工龄。
三、法律后果与建议
- 社保缴纳的法定性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保属于违法行为,职工可要求补缴。
- 权益保障途径
若因未缴社保影响养老金待遇,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要求单位补缴或赔偿损失。
综上,社保不缴纳通常不影响工龄计算,但会影响养老金等社保待遇。建议职工关注劳动关系证明、工资发放记录等材料,依法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