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13年电力定额的详细解释说明如下:
一、适用范围
-
适用工程类型
适用于单机容量50~1000MW级机组的火力发电工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工程、35~1000kV变电站工程、换流站工程等。
-
不适用工程类型
不适用于需执行其他行业专业预算定额或工程所在地定额的工程(如部分特殊环境或新型工程)。
二、核心作用
作为电力工程计价的核心依据,2013年定额在工程全周期中发挥多方面作用:
-
计价基础 :用于工程量清单编制、招标控制价、工程结算及造价纠纷调解;
-
技术标准 :反映电力行业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体现社会平均生产力。
三、关键内容
-
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
定额中的人工、材料、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均经过标准化测算,适用于正常施工条件下的综合成本估算。
-
混凝土费用调整
-
现场搅拌混凝土时,按定额附录D调整单价(如减少机械费、增加人工费);
-
泵送混凝土时,每m³增加22元施工费用(含材料、机械、人工调整)。
-
-
特殊场景调整
-
高海拔(如2000米以上)作业时,人工系数上浮22.6%;
-
冬季施工时,材料消耗增加35%;
-
变压器容量≥4000kVA时,检查费用按吊罩检查执行,定额乘以系数2.03。
-
四、附录与补充
-
运输距离 :默认1公里,超过时需另行计算;
-
附加费用 :如青藏高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养护等,均包含在定额调整中。
五、版本更新与维护
2013年定额由国家能源局委托专业机构编制,定期修订以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使用时应结合最新计价规范(如2018年费用计算规定)进行校准。
以上内容综合了电力工程计价实践中的关键要素,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系统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