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提拔程序通常包含以下五个核心步骤,各阶段有明确的时间要求:
一、动议与方案制定(1-2周)
-
岗位需求分析 :单位党委(党组)根据编制空缺、班子结构及工作需要,提出初步动议方案,明确选拔职位、条件、范围及程序。
-
方案完善与审批 :组织部门将方案报上级党委(党组)主要领导审示,完善后形成《动议方案》,并通过党委(党组)会议讨论通过。
二、民主推荐(1-2个月)
-
谈话调研推荐 :覆盖班子成员(100%)、中层正职(80%)、普通职工(30%)进行个别谈话,发放《非定向推荐表》收集意向。
-
会议推荐 :召开全体干部大会进行现场投票推荐,需达到应到会人数的2/3方可召开,纪检组现场监督。
三、考察与审核(1-3个月)
-
确定考察对象 :党委集体研究,结合推荐情况确定差额考察人选(通常按1:2比例),并公示考察预告(5个工作日)。
-
综合考察 :
-
档案必审 :核查学历、工作经历、廉政问题等;
-
两必谈 :与分管领导、直接服务对象进行个别谈话;
-
延伸考察 :对近3年工作过的单位进行走访;
-
民主测评 :新增政治素质反向测评(20项负面清单)。
-
四、讨论决定(1个月)
-
部务会初审 :考察组提交综合汇报材料,部务会讨论通过后形成初步任职建议。
-
党委常委会表决 :采用无记名票决制,实行“末位发言制”,通过后形成正式任职建议。
五、公示与任职(1周)
-
任前公示 :在单位或政府网站公示拟提拔人员名单,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期一般为5个工作日。
-
正式任职 :公示无异议后,组织部门下发《任职通知书》,办理任职手续并报上级组织部门备案。
补充说明
-
特殊程序 :公开选拔或竞争上岗需提前报批,且仅适用于岗位急需或人才短缺的情况。
-
时间节点 :整个流程通常需3-6个月,具体时间可能因地区或单位而异。
-
监督机制 :各环节均需接受纪委、审计等部门的监督,确保程序规范。
以上步骤和时间框架为一般性描述,实际操作中可能根据具体政策或紧急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