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请假休假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综合多个权威文件整理如下:
一、法定节假日与公休假
-
法定节假日 :元旦(1天)、春节(3天)、劳动节(3天)、国庆节(3天);
-
公休假 :每周2天(周六、日)。
二、年休假
-
天数标准 :根据工作年限确定,满1年不满10年5天,满10年不满20年10天,满20年15天;
-
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婚丧假、产假、探亲假等;
-
连续工作年限计算 :从职工入职当月开始计算。
三、其他专项假期
-
婚假 :初婚5天,晚婚(男25周岁/女23周岁)增加20天,配偶系部队干部不享受;
-
产假 :女职工生育享受90天以上带薪产假,哺乳期每天1小时可转为其他假期或加班工资;
-
丧假 :直系亲属或配偶去世,3-7个工作日,工资照发;
-
探亲假 :分居两地的职工每年1次,配偶30天,未婚者20天,已婚者45天(4年一遇),含公休假日。
四、病假
-
工资标准 :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80%,医疗期内按相关规定执行;
-
医疗期计算 :根据工作年限确定,累计病休时间按实际月份折算(如3个月按6个月内计算)。
五、请假流程与纪律要求
-
申请程序 :需提前1-3个工作日提交书面申请,经直接上级审批,特殊假期报更高层级领导备案;
-
续假规定 :假期中途需提前报备续假,未续假视为旷工;
-
纪律约束 :未经批准擅自离岗或超假未履行续假手续,按旷工处理,连续旷工15天或累计30天以上可能被辞退。
六、其他注意事项
-
学习与疗养 :参加成人教育、党校学习或单位安排的疗养期间不享受年休假;
-
违规处理 :受开除留用察看等处分期间不享受年休假。
以上制度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具体执行中可能因地区政策差异略有不同,建议结合单位实际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