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是指劳动者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因工/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后,依据其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由国家或单位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具体含义和特点如下:
一、基本定义
基本养老金是养老保险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属于 社会性养老金 ,其本质是 按劳分配原则与风险共担机制的结合 ,旨在保障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二、主要构成
基本养老金由以下三部分组成:
-
基础养老金 (社会性养老金):按国家统一政策强制实施,保障基本生活,与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相关;
-
个人账户养老金 :根据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算,体现个人缴费贡献;
-
过渡性养老金 (部分地区):针对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的退休人员,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三、领取方式
退休人员可选择 一次性领取全额 或 分期领取年金 (终身俸)两种方式。
四、计发依据
-
缴费年限 :通常每满1年对应约0.8%-1.4%的基础养老金;
-
缴费基数 :以退休时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为基数,个人账户储存额按缴费比例计入;
-
平均缴费指数 :反映个人缴费水平,影响基础养老金的高低。
五、政策作用
基本养老金通过 “保基本、多层次” 的机制,确保退休人员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同时鼓励个人多缴费以提升待遇。其覆盖范围覆盖城镇职工及城乡居民,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基本养老金是退休人员获取养老金的核心方式,体现了社会公平与个人责任的双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