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吃低保的钱主要来源于各级财政预算拨款、社会捐赠及专项补助资金,实行“政府主导、多元筹资、专款专用”的管理模式。 关键亮点包括:①中央到地方三级财政按比例分担,②资金通过银行直接发放到户,③动态核查确保精准救助。
-
财政预算为主力:低保资金以市县财政预算为基础,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专项补助。例如,安徽省明确省与县按7:3比例分担,南宁市要求市县财政将低保资金纳入年度预算并设立专户管理。
-
社会捐赠为补充:政府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捐赠,资金统一进入低保专账。部分地方还整合福利彩票公益金、利息收入等补充资金来源,如福建省将捐赠款与财政资金合并核算。
-
发放流程规范化:低保金通过涉农“一卡通”或银行账户按月社会化发放,少数地区按季发放。县级民政部门核定对象后,财政部门直接将资金拨付至金融机构代发,杜绝中间环节截留。
-
动态监管保公平:家庭收入变化需主动申报,村委和乡镇每半年核查一次。对谎报、拒核家庭停发保障金,如河北省要求核查后5个工作日内调整或终止发放。
提示:低保政策存在地域差异,具体分担比例和发放周期需以当地文件为准,申请人可向户籍地民政部门咨询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