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多地平均工资数据已陆续公布,数据显示IT业、金融业、采矿业成为高薪“三巨头”,其中浙江、广东、江苏等经济强省工资水平领跑全国,而青海、宁夏等西部省份因资源产业优势意外跻身高薪梯队。
-
地区差异显著,经济强省与资源大省并驾齐驱
浙江、广东、江苏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均超11万元,其中浙江以122309元位居榜首。西部省份青海、宁夏凭借采矿业优势表现亮眼,非私营单位平均工资分别达109346元和105266元,采矿行业工资甚至超过16万元。 -
行业分化加剧,技术与资源类岗位薪资优势突出
IT业在全国范围内稳居薪资榜首,如广东非私营单位IT业年平均工资达213031元。金融业在河南等地成为最高薪行业,而采矿业因能源价格上涨,在内蒙古、山西等地薪资增速显著,部分岗位年薪超14万元。 -
私营与非私营单位差距明显,东部地区私营经济活跃
非私营单位工资普遍高于私营单位,但广东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以73231元领跑全国,其中IT业仍为最高薪行业(140251元)。浙江、江苏私营经济发达,紧随其后,凸显东部地区民营企业的竞争力。 -
数据解读需理性,平均工资≠实际到手收入
统计部门强调,公布的平均工资为税前收入,包含社保、公积金等代缴部分,实际到手金额可能更低。工资呈正偏态分布,多数人收入低于平均值,需结合地区、行业、岗位综合评估。
建议关注本地统计局发布的细分行业数据,结合个人职业规划灵活参考,同时警惕“被平均”现象,理性看待薪资差距背后的经济结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