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乡村振兴工作的核心是围绕城乡融合、粮食安全、产业升级、深化改革四大方向发力,重点通过政策创新、科技赋能和资源整合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
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破除制度壁垒促进要素双向流动。例如,县域内试点破除二元结构,引导城市资源下乡,打造城乡协同发展的样板区。 -
粮食安全底线
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5亿亩以上,主攻单产提升和品质改良。建设高标准农田,强化种业创新和农机应用,完善粮食产销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主产区和农民积极性。 -
特色产业延链增效
发展“土特产”经济,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化。结合电商、文旅等新业态,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如智慧农业、生态循环农业,实现联农带农增收。 -
深化农村改革
稳慎推进土地承包延包试点,盘活闲置农房和集体资源。创新投融资机制,壮大集体经济,同时严守耕地红线、农民权益和粮食产能底线。 -
巩固脱贫成果
强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分层分类帮扶低收入群体。以产业就业为核心,扩大以工代赈规模,确保过渡期后政策衔接平稳。
提示:2025年是乡村振兴五年过渡期的收官年,需统筹短期攻坚与长效机制,将“千万工程”经验与本地实际结合,激发农民主体活力,方能实现可持续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