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卫生室建设标准要求主要包括选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备配置齐全、人员资质合规、管理制度完善等核心要素,确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和质量。
-
选址要求
村卫生室应设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区域,服务半径不超过2.5公里,优先选择村委会附近或村民活动中心旁,方便群众就医。 -
建筑面积与功能分区
建筑面积一般不低于60平方米,独立设置诊断室、治疗室、药房和公共卫生服务室,四室分开且标识清晰,避免交叉感染。 -
基本设备配置
需配备诊查床、血压计、听诊器、消毒设备、急救箱等基础医疗设备,有条件的地区可增加心电图机、血糖仪等,满足常见病诊疗需求。 -
人员资质要求
至少配备1名执业(助理)医师或乡村医生,持证上岗,熟悉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定期参加培训提升业务能力。 -
管理制度规范
建立药品管理、医疗废物处置、传染病报告等制度,公开收费标准和服务流程,接受村民监督,确保运行透明高效。
村卫生室建设需结合当地实际灵活调整,重点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功能,为村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健康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