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职业病体检的法律法规,综合相关规范及搜索结果,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若未履行义务,可处5万-30万元罚款。
-
《劳动法》相关条款
-
第五十四条要求用人单位为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提供必要的健康检查。
-
第六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劳动者患职业病或疑似职业病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
二、检查范围与频率
-
检查范围 :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及疑似职业病患者诊断或医学观察期间。
-
频率要求 :
-
正常情况下每2年1次;
-
若工作环境检测结果超标,则需每年1次。
-
三、费用承担
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全额承担,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嫁给劳动者。
四、其他要求
-
体检机构资质 :需符合《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要求,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
-
结果告知与档案管理 :
-
用人单位需在检查结束30个工作日内将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
-
建立劳动者健康档案,与劳动合同一并保存。
-
五、法律责任
-
用人单位责任 :未履行检查义务将面临罚款、责令停业等处罚;
-
劳动者权益 :疑似职业病患者享有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特殊保护,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以上内容综合了《职业病防治法》《劳动法》及配套技术规范,确保劳动者在职业健康方面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