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目录中有多少种

根据最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职业病目录中包括12大类135种职业病,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具体变化:

  1. 新增职业病类别:新增2个类别,分别是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
  2. 新增病种:每个新增类别中分别新增1种职业病,如腕管综合征(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职业性精神和行为障碍类别)。
  3. 调整归类别:将滑囊炎从原“其他职业病”类别调整至职业性肌肉骨骼疾病类别。

背景与意义:

此次调整旨在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新增的职业病类别和病种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病防治的新需求,同时也与国际职业病分类接轨。

新版职业病目录的调整体现了我国对劳动者健康的重视,未来将继续优化,以应对更多职业健康挑战。

本文《职业病目录中有多少种》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45837.html

相关推荐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共计6类459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根据来源和性质分为六大类,具体分类及数量如下: 一、化学因素(375种) 包括生产性毒物(如铅、汞、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刺激性气体(如氯气、二氧化硫)、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联苯胺)、高分子化合物(如氯乙烯)以及农药(如有机磷农药)。 二、物理因素(15种) 涵盖噪声、振动、高温、低温、高气压、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哪6大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分为6大类 :粉尘类、化学因素类、物理因素类、放射性因素类、生物因素类和其他因素类,总计459种具体危害因素。 粉尘类 :包括矽尘、煤尘、石棉粉尘等52种,长期吸入可导致尘肺病等职业病。 化学因素类 :涵盖铅、汞、苯等375种有毒物质,可能引发中毒或慢性疾病。 物理因素类 :如噪声、高温、振动等15种,易造成听力损伤、中暑或关节疾病。 放射性因素类 :涉及X射线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

《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旨在提高公众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强调 职业健康的重要性,并推动企业和个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职业病的发生。每年四月的最后一周被定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通过一系列活动,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促进用人单位落实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 1. 职业病的定义与范围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病防治法ppt内容

《职业病防治法》PPT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职业病概述 :定义职业病,分类及特点,强调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 法律框架 :介绍《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背景、目的和意义,展示其在保护劳动者权益中的作用。 用人单位职责 :明确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中的职责,包括提供安全工作环境、防护措施、健康检查等。 劳动者权益 :详述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的权利,如知情权、防护权、求偿权等,并提供**途径。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如下: 一、禁止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设备/材料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 设备或者材料 。 二、法律责任 违反规定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处5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提请人民政府关闭。 三、相关配套措施 检测与评价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病防治法处罚多少钱

​​违反《职业病防治法 》的罚款金额从5000元至50万元不等,具体取决于违法情节的严重性、危害后果及企业规模等因素。​ ​例如,未提供防护设施最高可罚20万元,使用禁用设备最高罚30万元,造成严重健康损害的甚至面临50万元罚款并责令关闭。以下是关键处罚情形的详细分析: ​​建设项目违规处罚​ ​ 未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防护设施未同步建设的,逾期不改处10万至50万元罚款。若导致严重危害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病防治法第70条规定罚款

‌职业病防治法第70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违反职业病防治相关规定的,最高可处以5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将面临责令停产停业等处罚。 ‌ 该条款的核心在于通过经济惩戒手段,倒逼企业落实职业病防护责任,保障劳动者健康权益。 ‌罚款适用情形 ‌ 包括未提供符合标准的防护设施、未组织职业健康检查、隐瞒职业病危害真实情况等违法行为。例如,企业未对接触粉尘的工人配备防尘口罩,即属于典型违规行为。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禁忌

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在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因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比一般人群更易遭受职业病危害或加重原有疾病,或诱发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具体规定如下: 定义与判定标准 职业禁忌包括以下情形: 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危害因素时,易吸收或敏感于危害因素,增加患病风险; 原有疾病在接触危害因素后加重; 诱发潜在疾病或危及他人健康。 法律保护与用人单位责任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病防治十六字防治方针

职业病防治的十六字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这一方针强调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危害,结合科学管理与多方协作,全面保障劳动者健康。 预防为主 将预防措施置于首位,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有害因素暴露、加强职业健康培训等手段,降低职业病发生风险。例如,定期检测工作环境中的粉尘、噪音等指标,确保符合安全标准。 防治结合 在预防基础上,对已出现的职业病采取及时治疗与干预。包括早期筛查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危害因素五种状态

职业危害因素的五种状态可归纳为以下五类,涵盖物理、化学、生物及管理因素: 物理因素 包括高温、低温、噪声、振动、辐射(非电离/电离)等。例如:冶金高温、电焊产生的电离辐射、噪声导致的听力损伤。 化学因素 涉及生产性毒物(如铅、汞、苯系物)和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煤尘)。例如:化工企业中的有毒气体、矿山开采的粉尘。 生物因素 包括致病微生物(如炭疽杆菌)和寄生虫(如真菌)。例如:畜牧行业接触布氏杆菌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哪个部门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由依法设立的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 进行。具体信息如下: 检测机构资质要求 检测、评价工作必须由取得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或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承担,且需确保检测结果客观、真实。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二十六条,检测、评价结果需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危害因素日常检测

职业危害因素日常检测是工作场所健康管理的核心环节,通过定期监测化学、物理及生物因素,可有效预防职业病、保障员工安全,并确保企业合规运营。 检测内容与范围 日常检测涵盖三大类危害因素: 化学因素 :如有毒气体、粉尘、溶剂等,需监测空气浓度及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 :包括噪声、振动、辐射、温湿度等,通过声级计、振动仪等设备量化评估; 生物因素 :针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尤其在医疗、实验室等高风险环境中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算安全费用吗

不算 根据最新政策规定,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不计入安全生产费用 ,需按其他费用渠道列支和管理。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明确不计入安全生产费用的项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规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体检等费用 不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因此也不属于安全生产费用范畴。 二、相关费用列支要求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需按原费用渠道列支,例如作为专项工程费用或管理费用处理。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费用标准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收费标准因检测项目、方法及机构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一、检测项目与方法对应收费标准 常规检测项目 使用气相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等设备检测苯、甲苯、二甲苯、丙酮、丁酮等常见有害物质时,单样品检测费用为 100元 ,样品处理费为 200元 ,总费用 300元/样品 。 其他检测项目 例如铬、钴、铜、铅等重金属检测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内容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内容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工效学因素 ‌四大类,通过科学检测评估工作环境中的潜在健康风险,确保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化学因素检测 ‌ 主要针对工作场所中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粉尘、气体、蒸气、烟雾等。检测项目包括浓度测定、暴露时间评估,以及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潜在危害分析,确保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要求。 ‌物理因素检测 ‌ 涵盖噪声、振动、高温、低温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依据什么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的核心依据是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科学检测方法,旨在通过​ ​定期监测、精准采样和数据分析​​保障劳动者健康安全。关键依据包括《职业病防治法 》的强制要求、职业接触限值标准以及专业机构的检测技术规范。​ ​ ​​法律框架​ ​:检测工作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法》及配套规章,明确用人单位必须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并将结果公示和存档。对于高风险行业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多少钱一次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费用因检测项目、机构类型和地区差异而不同,单次价格通常在100元至4000元之间​ ​。​​基础筛查约100元起​ ​,专项检查(如肺功能、X光)约200-500元,复杂诊断或第三方机构检测可能达2000-4000元。​​关键费用差异取决于危害类型(粉尘、噪声等)和机构资质​ ​,企业通常需承担费用。 检测费用主要受三大因素影响:一是​​检测项目复杂度​ ​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几年一检

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通常每三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测和更新 ,但根据不同行业和具体危害因素,检测频率可能有所不同。关键亮点包括检测频率的灵活性、特定高风险行业的更高频率要求,以及企业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以下是关于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检测周期的详细说明: 1.常规检测周期:一般情况下,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报告每三年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测和更新。这一周期是基于对职业环境中常见危害因素的评估结果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不是安全费用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费用 不属于安全生产费用 ,需按原有费用渠道列支。具体依据如下: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四十一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体检等费用明确不在安全生产费用中列支,需按国家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政策文件支持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上述费用(包括职业病危害检测)属于职业病防治专项支出,需通过其他渠道列支

2025-05-01 资格考试

职业病危害因素共计459种

职业病危害因素共计459种,这一结论基于2015年国家权威部门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具体分类及数量如下: 六大类划分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六大类,涵盖化学、物理、生物等不同性质因素: 化学因素 :375种(含生产性毒物、粉尘等) 物理因素 :15种(噪声、振动、辐射等) 放射性因素 :8种(X射线、γ射线等) 生物因素 :6种(病原体、毒素等) 其他因素 :3种(金属烟

2025-05-0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