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禁忌是指劳动者在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因个人特殊生理或病理状态,比一般人群更易遭受职业病危害或加重原有疾病,或诱发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具体规定如下:
-
定义与判定标准
职业禁忌包括以下情形:
-
从事特定职业或接触特定危害因素时,易吸收或敏感于危害因素,增加患病风险;
-
原有疾病在接触危害因素后加重;
-
诱发潜在疾病或危及他人健康。
-
-
法律保护与用人单位责任
-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禁忌作业,否则将面临罚款、停产等处罚;
-
发现禁忌后,应立即调离岗位并妥善安置,且未离岗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
-
特殊群体保护
未成年人、孕期/哺乳期女职工及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享有特殊职业卫生保护权,用人单位需额外保障其健康安全。
-
法律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五条、第七十五条等条款明确规定了职业禁忌的界定及违法处理措施。
总结 :职业禁忌的核心在于保护易感人群免受职业危害,通过法律约束用人单位行为,确保劳动者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