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罚款金额从5000元至50万元不等,具体取决于违法情节的严重性、危害后果及企业规模等因素。例如,未提供防护设施最高可罚20万元,使用禁用设备最高罚30万元,造成严重健康损害的甚至面临50万元罚款并责令关闭。以下是关键处罚情形的详细分析:
-
建设项目违规处罚
未开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防护设施未同步建设的,逾期不改处10万至50万元罚款。若导致严重危害,可能被责令停建或关闭。 -
职业病报告与诊断违规
隐瞒职业病病例的,按例数罚款1万至5万元;伪造报告的处2万至5万元。无资质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没收违法所得并最高处10倍罚款。 -
工作场所与防护措施缺陷
职业病危害因素超标1倍罚5万至20万元;未提供合规防护用品的,逾期不改处5万至20万元。若因此造成急性事故,罚款升至25万至30万元。 -
高风险作业与设备使用
强令无防护作业的,罚5万至30万元;使用禁用设备的按数量罚5万至30万元。转移职业病危害作业的,按涉及人数罚5万至30万元。 -
健康损害后果追责
已造成劳动者健康损害的,按伤害人数罚款:10人以下罚10万至20万元,50人以上最高罚50万元,并可能关闭企业。
企业需定期自查合规性,避免因疏忽面临高额处罚。员工发现违规可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共同维护职业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