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离婚后,抚养费的法律标准主要依据子女实际需求、父母负担能力及当地生活水平综合确定,一般有固定收入的一方需按月收入的20%-30%支付,最高不超过50%。特殊情况下可调整比例,且子女在必要时有权要求增加费用。
-
计算标准
抚养费通常按父母月收入的20%-30%支付,负担多个子女的可提高至50%。无固定收入的参照行业平均水平或当年总收入计算。例如,月收入1万元的父亲,每月需支付2000-3000元抚养费。 -
特殊情况调整
若子女因患病、教育等需求增加,或父母经济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如失业、疾病),可申请提高或降低抚养费。例如,子女突发重病时,法院可能要求增加原定费用的50%。 -
支付方式与期限
抚养费一般按月支付,条件允许也可一次性付清。支付期限通常至子女18周岁,但成年后若仍在求学或无劳动能力,父母仍需承担费用。
总结:抚养费的核心是保障子女权益,协商优先,诉讼兜底。建议离婚时明确费用调整条款,并定期复核实际需求与支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