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存放管理制度的核心在于通过科学分类、严格隔离和规范操作,确保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存储,避免泄漏、火灾或爆炸事故。 其核心措施包括五双管理(双人收发、双锁保管等)、分区分类存放、定期检查维护,并需结合人员培训与应急预案,形成闭环管理。
-
分类与隔离
根据化学性质(如易燃性、腐蚀性、毒性)将危险品分区存放,严禁混放禁忌物料。例如,氧化剂需远离还原剂,易燃液体应单独存放于防火柜,剧毒物品实行专柜双锁管理。库房需明确标识危险等级和应急措施,并保持通风、避光、防潮。 -
操作规范
严格执行“五双制度”,确保收发、运输环节可追溯。入库前需检查包装完整性,出库时核对用途与数量;操作人员须穿戴防护装备,禁止在库区内吸烟或使用明火。 -
设施与维护
仓库需配备防爆电器、泄漏应急池及消防设备(如灭火器、喷淋系统),定期检测设施有效性。易燃液体储存温度需低于闪点,腐蚀性物品需防渗漏托盘。 -
人员培训与责任
管理人员需持证上岗,定期学习安全规程和应急处理技能。企业应明确各环节责任人,开展火灾、泄漏演练,确保快速响应。 -
动态监管
建立电子台账记录库存变化,定期盘点并清理过期物品。利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库区状态,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提示:制度需结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法规更新,并通过第三方审核查漏补缺。企业可参考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细化操作细则,将安全风险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