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俗称“老赖”)通常不会直接导致开除,但存在特定情形时可能面临严重后果。具体分析如下:
-
一般不会被开除
被列入失信名单属于民事或经济信用问题,不属于公务员违法违纪行为。根据《公务员法》第八十三条,开除公职需针对严重违法违纪行为(如贪污、渎职等),而失信行为通常不触发此处分。
-
特定情形可能被开除
若公务员在失信执行过程中存在以下行为,可能面临开除: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若因拒不履行法院判决被判处有期徒刑等刑罚,依据《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第十七条,应给予开除处分;
-
妨碍公务罪 :若以暴力、威胁等方式阻碍司法执行,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并开除。
-
-
其他处理方式
除开除外,单位可能采取以下措施:
-
辞退或解聘 :若存在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等行为,可依据《劳动法》或《公务员法》解除劳动合同;
-
纪律处分 :如警告、记过等,但需在司法机关判决前完成。
-
总结 :失信行为本身不构成开除理由,但若伴随刑事犯罪或严重违纪行为,可能面临开除公职。具体处理由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