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类人员是哪五类

关于“五大类人员”的具体分类,不同语境下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政策文件进行区分:

一、公务员体系中的“五类人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相关规定,公务员体系中的“五类人员”主要包括:

  1. 应届大中专毕业生

  2. 退伍军人

  3. 下岗失业人员

  4. 中高级技工

  5. 返乡农民工

    *注:部分资料将“返乡农民工”与“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合并为一类,但两者在政策中通常被单独列出。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中的“五类人员”

在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管理中,五类人员主要指:

  1. 乡镇事业编人员 (如综合执法、农业服务、退役军人服务站等岗位)

  2. 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3. 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 (如村副书记、村长助理等)

  4. 村第一书记 (扶贫帮扶类岗位)

  5. 驻村工作队员 (扶贫类岗位,未担任具体职务)

    *注:此类分类主要适用于乡镇换届或特定基层岗位管理。

三、其他领域的“五类人员”

不同部门或政策文件中,五类人员定义可能不同。例如:

  • 就业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中提到的“五类人员”可能包括贫困家庭子女、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等;

  • 公务员法 中未明确提及“五大类人员”的表述,需结合具体职位类别判断。

总结

当前最广泛传播的“五大类人员”分类主要存在于公务员体系(应届毕业生、退伍军人等)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乡镇五类岗位人员)中。若需更精准的解答,建议补充具体政策文件或岗位类型说明。

本文《五大类人员是哪五类》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91918.html

相关推荐

四失五类人员认定标准

"四失五类"人员在不同领域存在不同认定标准,需分领域说明: 一、社区层面(社会救助领域) 四失人员 失独:无配偶且无子女 失业:无工作且无稳定收入 失意:生活、心理等方面处于困境 失常:无法正常沟通交流 五类人员 低保户:家庭收入低于当地标准 失独人员:同社区四失中的失独 残疾人员:身体或精神残疾 疫情受损人员:因疫情导致生活困难 二、司法矫正领域 四失人员 失去政治权利、工作岗位、公民荣誉

2025-05-02 医学考试

什么叫四失五类人员

‌四失五类人员 ‌是指在社会救助工作中重点关注的五类特殊困难群体,包括‌失独、失能、失智、失业、失学人员 ‌,他们因不同原因陷入生活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特殊帮扶。 ‌失独人员 ‌:指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面临精神打击和养老难题,需心理疏导与经济援助。 ‌失能人员 ‌:因疾病或年老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依赖长期照护服务,如居家养老或机构托养。 ‌失智人员 ‌:主要指阿尔茨海默病等认知障碍患者

2025-05-02 医学考试

二三类人员指的是哪些人

​​二三类人员通常指在社会救助、职业分类或安全生产管理中按特定标准划分的群体,核心差异体现在劳动能力、生活困难程度或岗位风险等级。​ ​ ​​社会救助领域​ ​: ​​二类人员​ ​:包括患重大疾病(如癌症、肾衰竭)部分丧失劳动力者、智力/肢体残疾家庭、70岁以上无赡养能力的老年人、因教育支出致贫的家庭等,需长期基本生活保障。 ​​三类人员​ ​:涵盖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腰椎间盘突出)

2025-05-02 医学考试

村两委四类人员指的是什么

村两委四类人员是指村委会成员、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 。他们分别承担村务管理、监督、协调和代表村民意见的重要职责,是农村基层治理的关键力量。 1. 村委会成员:核心管理者 村委会成员是村级事务的主要负责人,负责执行村民会议的决定,管理村务,包括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其职责包括: 制定和实施村级发展规划; 管理村级财务; 组织村民自治活动。 2. 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

2025-05-02 医学考试

第四类重点人员是什么意思

根据不同政策背景,"第四类重点人员"的定义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场景理解: 农村危房改造政策中的第四类 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 贫困残疾人家庭 。其中,贫困残疾人家庭由残联或扶贫、民政部门联合认定。 疫情期间的第四类人员 指确诊患者、疑似患者、接触过确诊人员的人群以及无法排除感染可能的人群(如发热咳嗽者)。 其他可能的定义 在部分地区或政策中

2025-05-02 医学考试

四类人员是哪四种人

关于“四类人员”的定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不同领域的分类标准。以下是常见领域的分类解释: 一、社会救助领域 主要指生活困难群体,包括: 贫困户 :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贫困线标准(如865元/天,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家庭; 军人及军属 :现役军人及家属,享受国家专项保障政策; 未成年人 :未满18周岁的自然人,部分以劳动收入为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残疾人 :因肢体、智力

2025-05-02 医学考试

扶贫四类人员指的是哪四类

​​扶贫四类人员主要包括特困人员、低保对象及返贫致贫人口、低保边缘家庭及易返贫人口、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群体​ ​。这四类人群是精准扶贫政策的核心帮扶对象,通过差异化救助措施实现精准兜底保障。 ​​特困人员​ ​:指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自身努力脱离贫困的群体,如农村五保户。这类人员通常享受全额医疗救助、基本生活保障等政策,确保“吃穿住医”无忧。 ​​低保对象与返贫致贫人口​ ​

2025-05-02 医学考试

安全四类人员指的是什么

安全四类人员是指在安全生产管理中承担不同职责的四类岗位人员,具体如下: 主要负责人 企业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等实际决策人,负责全面安全生产工作,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包括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总监、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以及未设专门机构的单位专职/兼职安全员,负责具体安全制度落实与日常管理。 其他相关负责人 涵盖党组织、董事会成员

2025-05-02 医学考试

四类五类人员指哪些

关于“四类五类人员”的定义,需根据具体语境区分: 一、四类人员(不同地区定义可能差异较大) 应届大中专毕业生 退伍军人 下岗失业人员 中高级技工 返乡农民工 部分地区可能将“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等纳入四类人员范畴。 二、五类人员(主流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相关政策文件,五类人员主要包括: 应届大中专毕业生 退伍军人 下岗失业人员 中高级技工 返乡农民工

2025-05-02 医学考试

公务员报考三项人员指的哪三类

公务员报考中的“三项人员”通常指以下三类人员: 一、事业编制人员 乡镇(街道、园区)工作人员 需满足工作满5年以上、年龄4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等条件; 其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包括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人员,需符合《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基本条件。 二、村(社区)干部 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 需任现职连续满5年,或累计满7年且目前仍在岗位,年龄45周岁以下,中专或高中以上学历;

2025-05-02 医学考试

公务员五类人员指的是什么

​​公务员五类人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中国***各级机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政协机关、各级监察委员会机关的工作人员。这五类人员构成我国公务员队伍的核心,其身份需通过法定程序认定,与国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存在本质区别。​ ​ ​​中国***各级机关工作人员​ ​:负责党的政策制定与执行,如党委办公厅、组织部等机构人员,是公务员队伍的政治核心

2025-05-02 医学考试

民政五类人员指的是哪五类人

关于“民政五类人员”的具体指代,不同语境下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政策文件进行区分: 一、民政部门关注的五类人员(收入监测与救助对象) 根据民政部相关通知,重点监测和救助的五类人员包括: 低保对象 :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人群; 特困人员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人群; 低保边缘人口 :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但接近边缘化的人群; 易返贫致贫人口

2025-05-02 医学考试

农村五类人员指哪些人群

关于“农村五类人员”的定义,不同语境下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政策或社会现象进行区分: 一、社会保障类五类人员 低保户 家庭成员平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生活最低保障标准的常住农村居民,通常因病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改善生活。 五保户 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抚养或扶养人的“三无”人员,国家提供吃、穿、住、医、葬等基本保障。 残疾户 因先天或后天性事故导致残疾的家庭

2025-05-02 医学考试

第五类人员是指哪些人

第五类人员通常指的是在某个特定领域或行业中,根据相关规定或标准被划分为第五类别的人群。 1. 法律与法规中的第五类人员 在法律和法规的语境下,第五类人员可能特指某一类犯罪人员或需要特殊监管的人群。例如,在监狱管理中,第五类人员可能指代具有高度危险性或需要特殊医疗监护的囚犯。 2. 职业与行业分类中的第五类人员 在某些职业或行业中,人员可能会根据其技能水平、工作职责或安全要求被分类

2025-05-02 医学考试

村级五类人员指的是哪五类

村级五类人员通常是指村党组织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以及村民小组组长 。这些人员构成了村级组织中的核心领导力量,承担着推动村级事务、服务村民、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职责。 1. 村党组织书记 职责 :作为村级党组织的负责人,村党组织书记是村级组织的政治核心,负责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动村级党组织建设。 作用 :在村级事务中发挥领导作用,协调村内各项工作

2025-05-02 医学考试

党员五类人员指哪些人

​​党员五类人员通常指根据党员年龄、职业、流动性等特征划分的管理类别,核心包括有职党员、骨干党员、年老党员、困难党员和流动党员​ ​,旨在实现精准化管理与服务。不同地区或时期的具体分类可能略有差异,但核心逻辑均围绕党员实际需求和组织管理效率展开。 ​​有职党员​ ​:在机关、村(社区)或“两新”组织中担任职务的党员,需在道德修养、责任担当、工作实绩等方面发挥标杆作用

2025-05-02 医学考试

基层五类人员指哪些人

基层五类人员是指在乡镇及村级组织中从事特定工作的人员群体,主要包含以下五类: 一、乡镇事业编制人员 指乡镇在编在岗的事业编制人员,涵盖县(区)、开发区直属部门派驻乡镇站所的工作者,部分地区包含参公事业单位人员。 二、优秀村党组织书记 指行政村、农村社区(民政部门登记为村的)和街道所辖村内由民主选举产生的在任党组织书记,不包含城市社区党组织书记。 三、到村任职过的选调生

2025-05-02 医学考试

事业单位b类和c类的区别

‌事业单位B类和C类的主要区别在于招考岗位类型和考试内容:B类针对社会科学专业技术岗,侧重考察《职业能力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C类针对自然科学专业技术岗,重点测试《职业能力测验》及自然科学专业知识。 ‌ ‌岗位性质差异 ‌ B类岗位主要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法律、新闻等专业技术工作,强调政策研究或公共服务能力。 C类岗位聚焦自然科学领域,例如农业、工程、实验室研究等

2025-05-02 医学考试

事业单位工人分为几类

普通工、技术工、工勤人员 事业单位工人的分类方式需结合不同维度进行说明,具体如下: 一、按岗位性质分类 普通工 从事一般性、辅助性工作的人员,如清洁工、文件收发员等。 技术工 具备专业技术资质的岗位,分为一至五级普通工,涵盖电工、厨师、驾驶员等技术型工作。 工勤人员 主要从事后勤保障服务,如食堂工作人员、保洁人员等。 二、按编制类型分类 在编人员 包括合同制、劳务派遣制等,与单位直接签订劳动合同

2025-05-02 医学考试

事业单位分为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

事业单位根据社会功能和资源配置方式分为​​公益一类​ ​和​​公益二类​ ​,两者核心区别在于​​市场化程度​ ​和​​财政保障方式​ ​。​​公益一类​ ​承担义务教育、基础科研等基本公共服务,完全依赖财政保障且禁止经营活动;​​公益二类​ ​如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允许部分市场配置资源并开展相关服务,财政支持为差额补助。 ​​公益一类事业单位​ ​ 聚焦基本民生领域,如公共文化、基层医疗等

2025-05-02 医学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