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看似光鲜的岗位实际是“隐形打杂”,核心工作常被琐碎事务淹没,例如“管培生”可能沦为轮岗跑腿,“运营”可能变成机械搬运内容,“助理”类岗位更易陷入贴发票、订会议室的重复劳动。
-
管培生类
名称如“管理培训生”“储备干部”听起来高大上,但实际可能缺乏系统培养计划,长期轮岗做基础杂务,甚至成为廉价劳动力。部分公司承诺的晋升路径模糊,最终可能被分配到边缘岗位。 -
运营类
新媒体运营可能被要求机械搬运内容、刷数据;社群运营需24小时待命处理投诉或拉群发广告;部分公司要求“一人多职”,兼顾文案、设计等杂活,但薪资与能力不匹配。 -
助理类
总裁助理、行政助理等工作内容常与“协助”无关,实际是端茶倒水、贴发票、跑腿盖章,职业天花板低且易被替代。 -
顾问类
销售顾问、理财顾问等本质是销售岗,需完成高压KPI,底薪低且依赖提成,例如“课程顾问”实为教培机构销售。 -
科技类“造词岗”
如“AI训练师”可能是数据标注员,“元宇宙策划”可能工作内容空洞,行业泡沫风险高,项目易被砍。
职场中,岗位名称的包装术本质是信息差。求职时需警惕模糊的职位描述,优先关注具体工作内容、薪资结构和成长空间,避免入职后“幻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