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12345投诉后遭开除是否合法?关键看投诉内容是否属实、公司开除程序是否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若投诉内容涉及企业违法或管理失当,员工因此被报复性开除属违法解除;若员工恶意诬告或投诉内容不实,公司需举证其行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方可合法解除。
-
投诉性质决定合法性边界
通过12345投诉是公民法定权利,但需区分投诉动机与内容真实性。若投诉内容属实(如企业拖欠工资、未缴社保等),公司因此开除员工属于打击报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39条;若员工虚构事实诬告,公司需提供完整证据链(如录音、书面警告记录等)证明其行为“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否则仍可能构成违法解除。 -
企业开除程序必须合规
即使员工投诉存在不当,企业也需遵循法定程序:需经工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书面通知本人并给予申辩权。若未提前30日通知或未支付经济补偿,均属程序违法。例如,直接以“影响企业形象”为由口头开除,员工可主张赔偿金(2倍经济补偿)。 -
**路径与证据留存
被开除后应第一时间收集证据:保存投诉记录、公司解除通知、工资流水等。可通过劳动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或索赔,若企业存在阻挠投诉行为(如威胁、篡改考勤),还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注意:12345投诉工单本身不能直接作为劳动仲裁证据,需配合其他书面材料。
提示:无论是投诉方还是企业,都应遵循“事实优先、程序正义”原则。员工需理性**,企业则应建立合规的投诉响应机制,避免因处理不当引发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