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青铜器何尊
中国二字最早出自西周青铜器“何尊”的铭文,其出现时间、地点及含义如下:
一、最早出处
-
文物名称与发现时间
中国二字最早见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的铭文,该文物于1963年7月在陕西省宝鸡市贾村被发现。
-
铭文内容与意义
铭文“余其宅兹中或(中国),自兹乂民”中,“中国”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是华夏传统势力范围,与“四夷”(东夷、南蛮、北狄、西戎)相对。
二、最早含义与演变
-
初始含义
最初“中国”表示“天下的中心”,特指周人居住的关中及洛邑(今洛阳)一带,涵盖渭水、黄河流域。
-
历史演变
-
西周至东周 :随着周朝疆域扩展,“中国”逐渐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成为诸侯国共同认可的地名概念。
-
秦汉以后 :演变为中原王朝统辖范围,最终成为现代中国的通用国名。
-
三、相关历史背景
-
西周政治中心 :西周以洛阳为都城,通过分封制巩固中原统治,“中国”作为地理概念应运而生。
-
文化象征 :“中”字象征中心、核心,与“四夷”形成文化空间叙事,强化了中原的凝聚力。
中国二字最早出自西周青铜器“何尊”,其含义从“天下中心”演变为现代国家名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与空间认知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