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一词最早出自《三国志·诸葛亮传》,具体信息如下:
-
最早文献记载
"中华"一词最早见于晋代桓温的《请还都洛阳疏》,但《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若使游步于中华"的记载被普遍认为是该词的最早使用场景,出现在三国时期。
-
词源解析
-
"中"的来源 :指古代中原地区(今河南一带),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
"华"的来源 :有多种说法,包括指华山(西周王族以华山为祖山)、华胥氏或舜帝姚重华,以及与"华夏"同音。
-
-
历史演变
-
早期指中原地区,后逐渐扩展为整个华夏族群,最终演变为现代的"中华民族"概念。
-
南北朝时期被少数民族广泛使用,成为正统象征。
-
"中华"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其形成融合了地理、文化与民族认同的多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