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诸葛亮传》
关于“中华”一词的最早出处,综合权威资料可归纳如下:
-
最早文献记载
“中华”一词最早见于 《三国志·诸葛亮传》 ,原文为“若使游步于中华”,该句出现在三国时期(220-280年)。此处的“中华”指代中原地区,与“华夏”合称,强调文化中心的地位。
-
词源演变
-
地理概念 :最早与天文观测相关,指黄河南北的地理中心,后扩展为整个中国。
-
民族概念 :随着华夏民族的形成(约5000年前),逐渐演变为对汉族及其文化的代称,最早见于晋朝桓温的《请还都洛阳疏》(公元317年)。
-
-
其他早期用法
-
在更早的文献中,“华”与“夏”曾通用,如《左传》称有礼仪之邦为“夏”,有服章之美为“华”。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作为民族学概念出现,强调多民族统一性,但“中华”作为传统民族名称的使用可追溯至更早时期。
-
“中华”一词最早出处为三国时期的《三国志》,但其作为地理和民族概念的演变始于更早的文献和历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