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纠纷化解整改措施的核心在于“预防为主、调解优先、依法处置、多元协同”,通过建立全链条闭环管理机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关键措施包括:动态排查预警、分级分类调解、多部门联动处置、法治宣传教育及跟踪回访巩固成效,形成源头治理与长效化解的良性循环。
-
动态排查与预警机制
依托网格员、社区干部等基层力量常态化走访,结合接警记录、**数据建立矛盾台账,实现“拉网式”摸排。对易发纠纷领域(如邻里、劳资、土地)重点监测,利用大数据分析预测矛盾趋势,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例如,通过定期入户走访收集社情民意,对苗头性问题提前介入。 -
分级调解与多元协同
根据矛盾复杂程度划分风险等级:简单纠纷由社区调解员现场化解;疑难问题启动“司法所+派出所+行业部门”联合调解;涉众型矛盾提级由领导干部包案攻坚。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资源,发挥乡贤、律师等第三方作用,推动情、理、法融合化解。 -
依法处置与闭环管理
对合理诉求依法限期解决,对不合理诉求加强政策解释与心理疏导,对违法行为固定证据并移交处理。建立“排查-交办-调解-回访”全流程跟踪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实地复查防止反弹,确保“案结事了”。 -
法治宣传与源头预防
开展“以案释法”进社区活动,普及《人民调解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针对高发矛盾类型(如物业纠纷)制作普法手册,提升群众理性**意识,从源头减少矛盾产生。
矛盾纠纷化解需坚持系统思维,既要快速响应个案,更要通过制度优化构建和谐生态。建议定期复盘典型案例,优化调解队伍培训,同时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排查效率,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治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