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保养+故障维修
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和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环节。其核心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维护保养体系
-
保养分类与周期
-
例行保养(一保) :每日或班前检查,重点清洁、润滑和紧固;
-
分级保养 :分为二级保养(月度)和一级保养(季度),后者以润滑、紧固、调整为核心;
-
小修 :针对局部故障或损伤进行修复。
-
-
保养内容
-
清洁 :清除积尘、油污,保持设备通风良好;
-
润滑 :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检查自动润滑系统;
-
紧固 :检查螺栓松紧,调整传动部件间隙;
-
调整 :校准仪表、调整精度(如数控机床导轨镶条);
-
防腐 :防锈处理,尤其是金属部件。
-
二、日常维护要点
-
启动前检查
-
润滑油量(油尺在“H”“L”刻度间)、冷却液液位、电路连接等;
-
推土机需检查高压管接头、油缸泄露,装载机需检查空气滤清器、履带松紧。
-
-
运行中监控
-
注意设备异常声音、振动,及时处理(如调整松紧、更换滤芯);
-
数控机床需监测冷却系统、液压系统压力。
-
-
工作后维护
-
清扫铁屑、擦拭设备表面,归位部件;
-
停机后检查油底壳油量,添加机油时不超过“H”标记。
-
三、安全注意事项
-
操作规范
-
严格按操作手册使用设备,避免超负荷运行;
-
数控机床需佩戴防护装备,防止意外伤害。
-
-
故障处理
-
一级保养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记录并处理,避免发展成大故障;
-
严重故障需由专业维修人员处理,切勿自行拆卸。
-
-
记录与档案
-
填写《机械例行保养记录》,记录保养项目、时间、人员及设备状态;
-
设备维修需建立档案,记录故障原因、维修措施及更换部件。
-
四、管理措施
-
制度保障
-
制定《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制度》,明确保养周期、责任分工及考核标准;
-
设备管理员定期督促操作人员执行保养计划。
-
-
培训与考核
-
对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维护培训,提高保养意识;
-
考核保养质量,对漏保或不当操作进行处罚。
-
通过以上系统化的维护与保养措施,可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保障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