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没有告知救济途径违法吗

违法

行政行为未告知救济途径是否违法,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一、告知救济途径的法定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应当告知当事人以下内容:

  1. 权利救济方式 :明确告知当事人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2. 救济期限 :若未告知,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得超过2年。

二、未告知救济途径的违法性

  1. 程序违法的认定

    若行政机关未依法告知救济途径,可能构成程序违法。例如:

    • 正蓝旗司法局因未告知行政复议或诉讼权利,被认定为“诊断书”而非“处方单”;

    • 乐都区政府未依照行政强制法告知救济途径,导致****程序违法。

  2. 法律后果

    • 起诉期限延长 :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之日起,起诉期限按最长2年计算;

    • 救济权利受损 :未告知可能导致当事人丧失法定救济权利,增加后续争议风险。

三、特殊情形的例外规定

若行政行为属于以下情形,未告知救济途径不构成违法:

  • 行政行为属于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如税务、环保等特定领域);

  • 仅涉及人身权、财产权等直接权益,法律未强制要求告知(如行政处罚)。

四、建议与总结

行政机关应严格依法履行告知义务,确保程序合法性。若因未告知导致行政争议,建议通过以下途径维护权益:

  1. 申请行政复议 :在法定期限内向作出机关或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

  2. 提起行政诉讼 :通过法院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引用来源:)

本文《行政行为没有告知救济途径违法吗》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552134.html

相关推荐

本科生不能当普工吗

本科生可以当普工,但实际就业中可能面临学历与岗位匹配度的问题。以下是具体分析: 学历与岗位适配性 部分工厂认为本科生学历与普工岗位存在矛盾:普工岗位工作强度大、晋升空间有限,而企业更倾向招聘技术型或管理岗位的理工类本科生。但文科类本科生在工厂中适合的岗位较少,且部分企业可能将普工作为过渡期培养路径。 企业招聘倾向与用人考量 稳定性风险 :企业认为普工岗位稳定性低,用人风险高

2025-05-05 医学考试

刑事申诉被驳回再申诉期限

​​刑事申诉被驳回后再次申诉的期限通常为2年,但若有新证据或特殊情形(如可能宣告无罪、原申诉未受理、案件疑难复杂等),可突破该限制。​ ​ 关键点在于:​​申诉需基于新证据或法定事由​ ​,​​严格遵循程序要求​ ​,且​​不同地区司法实践可能存在差异​ ​。 ​​一般期限规定​ ​:首次申诉被驳回后,当事人可在刑罚执行完毕或驳回决定生效之日起2年内再次申诉。这是基础时限

2025-05-05 医学考试

申诉后败诉还可以再申诉吗

‌申诉后败诉仍有机会再次申诉,但需满足特定条件 ‌,例如发现新证据、原审程序违法或适用法律错误等。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法律程序限制 ‌ 多数司法体系对申诉次数有严格限制,通常二审终审后需通过再审程序申请,且需符合《民事诉讼法》等规定的法定事由,如证据伪造、审判人员徇私舞弊等。 ‌新证据的核心作用 ‌ 若提交原审未发现的实质性新证据(如书面文件、录音等),并能证明直接影响判决结果

2025-05-05 医学考试

刑事申诉可以向最高院申诉吗

不可以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事申诉的管辖有明确的层级划分,直接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诉并不符合程序要求。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申诉的初始受理法院 向作出生效裁判的法院申诉 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提出申诉时, 必须首先向作出该裁判的人民法院提出 。 特殊情况下的上一级法院申诉 若对 同级法院 的申诉处理结果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提出; 若案件经

2025-05-05 医学考试

刑事申诉撤回后能否再提起申诉

可以 刑事申诉撤回后是否可以再提起申诉,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一般情况 撤回后不可再申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申诉被撤回后,通常情况下不得再重新提起申诉。这是因为撤回申诉意味着当事人放弃了通过该程序纠正裁判的权利,法院也终止了对该申诉的审查。 特殊情形可再申诉 若撤回申诉后出现新证据,或原决定存在明显错误(如违反法定程序、新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等),可再次提出申诉

2025-05-05 医学考试

第一次申诉失败就不能再申诉了吗

第一次申诉失败并不意味着申诉机会就此终结,许多平台或机构允许用户进行再次申诉。具体处理方式取决于申诉场景,例如是否可以补充新证据、调整申诉策略或通过其他渠道提交申请。以下为常见平台申诉失败后的处理建议: 补充新证据 :如小红书、闲鱼等平台,申诉失败后可等待一定时间(如24小时)再次提交,但需针对失败原因补充更具说服力的证据或调整申诉内容。 调整申诉策略 :在刑事申诉或法律相关场景中

2025-05-05 医学考试

专业就业率排行榜

根据2024年本科专业就业率数据,工科类专业持续占据主导地位,能源与动力工程、机械工程等专业表现突出。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就业率排行榜: 2024年本科专业就业率排行榜 (本科首次平均就业率排序) 能源与动力工程 就业率:81.12% 就业方向:能源转换、新能源汽车、电力系统等。 机械工程 就业率:75.45% 就业方向: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设备等。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 就业率:74

2025-05-05 医学考试

视频号原创不足申诉文案

视频号原创不足申诉文案的撰写要点 当您的视频号内容被平台提示原创不足时,您可以通过撰写详细的申诉文案来向平台说明您的内容原创性。以下是申诉文案的关键撰写要点: 明确申诉目的 :在文案开头明确说明您申诉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原创不足的问题,并强调您对原创内容的重视。 描述创作过程 :详细描述您在创作视频内容时所经历的过程,包括但不限于素材收集、脚本撰写、拍摄剪辑等环节,以证明您在内容制作上的用心和投入。

2025-05-05 医学考试

视频号申诉解封入口在哪里

视频号申诉解封入口主要位于微信视频号创作者中心,具体路径如下: 创作者中心申诉入口 进入视频号后,点击底部【创作者中心】; 滚动至页面底部,点击【帮助与反馈】; 再次滚动至底部选择【问题咨询】或【账号诊断】(根据违规类型选择对应入口)。 违规内容申诉入口 在创作者中心内,点击【账号诊断】; 选择【违规内容申诉】,上传主页截图及申诉文案进行申诉。 实名解封入口 通过微信视频号管理中心

2025-05-05 医学考试

视频号10条原创申诉失败

视频号申诉失败后需重点调整内容策略并重新提交申诉,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申诉失败核心原因分析 原创度不足 :申诉未通过常见于搬运内容、重复场景或特效过度使用,需确保10条视频均为真人原创且无重复。 操作失误 :未勾选“原创”按钮、未删除违规视频或未按规范时长上传(建议10秒以上)。 证据不充分 :缺乏原创证明(如工程文件截图)、版权授权书或平台规则引用。 二、申诉失败后的调整方案

2025-05-05 医学考试

无需告知救济途径

不可 根据行政执法的相关规范和司法实践,行政执法人员在作出行政决定时, 必须告知当事人行政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相应的法律救济途径 。这一要求是程序合法性的基本保障,也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要措施。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告知救济途径的法定要求 程序合法性原则 行政机关的任何行政行为均需依法进行,告知救济途径是程序合法的核心要求之一。 《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2025-05-05 医学考试

行政行为没有告知救济途径

无效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搜索结果,行政行为未告知救济途径的效力问题可总结如下: 一、行政行为未告知救济途径的效力 行政处罚决定无效 若行政处罚决定书未告知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该决定可能被认定为无效。根据《行政处罚法》第59条,行政处罚决定书必须载明告知救济途径的义务,未履行该义务会影响决定的合法性。 其他行政行为的可撤销性 对于其他行政行为(如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

2025-05-05 医学考试

行政处罚告知救济途径

行政处罚告知救济途径是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重要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种方式维护自身权益。行政复议需在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提出申请,而行政诉讼则需在6个月内提起,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先申请复议再诉讼。 1. 行政复议 行政复议是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首选救济途径

2025-05-05 医学考试

不立案救济途径有哪些

不立案的救济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种,涵盖行政、司法及刑事自诉等层面: 一、公安机关内部救济途径 申请复议 控告人或报案人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决定不服,可在收到《不予立案通知书》后7日内申请复议,公安机关需在30日内作出书面决定。 申请复核 若对复议结果仍不满,可在收到复议决定书后7日内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复核,上级机关应在30日内作出最终决定。 二、检察院监督救济途径 刑事立案监督

2025-05-05 医学考试

没有证据的案件怎么处理

​​没有证据的案件会根据案件性质(刑事/民事)和所处阶段(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依法处理,核心原则是“疑罪从无”与程序公正。​ ​ 刑事案立案需证据支持,民事案立案无需证据;侦查阶段证据不足应撤销案件或释放嫌疑人;审查起诉阶段可退查或不起诉;审判阶段证据不足则判无罪。 ​​立案阶段差异​ ​ 刑事案件缺乏证据无法立案,公安机关不予受理;民事案件仅需明确诉求即可立案,证据可在诉讼中补充。例如

2025-05-05 医学考试

未告知诉权的行政诉讼时效

未告知诉权的行政诉讼时效规定如下: 一、一般诉讼时效(2年) 当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起诉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诉权/期限之日起计算,但最长不超过2年。若复议决定也未告知,则适用此规定。 二、特殊诉讼时效(根据是否知道行政行为内容确定) 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但未被告知诉权 :起诉期限为2年,从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计算。 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 :

2025-05-05 医学考试

行政诉讼未告知起诉期限的规定

‌行政诉讼中未告知起诉期限的情况,法院通常以"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为限计算起诉期,但最长不超过行政行为作出后5年(不动产案件20年)。 ‌这一规则平衡了行政效率与公民诉权保护,尤其针对行政机关程序瑕疵的情形。 ‌法律依据 ‌ 《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公民直接向法院起诉的期限为6个月,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算。若行政机关未告知诉权及期限

2025-05-05 医学考试

行政诉讼举证期限最新规定

行政诉讼举证期限最新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行政诉讼的举证期限通常为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 1. 被告举证期限 被告举证责任 :在行政诉讼中,被告行政机关承担主要举证责任,需要提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 举证期限 :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

2025-05-05 医学考试

行政机关告知救济途径行政诉讼时效

关于行政机关告知救济途径的行政诉讼时效规定,主要分为以下两类情况: 一、 一般诉讼时效(6个月) 直接起诉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 6个月内 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复议后起诉 :对复议决定不服的,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 15日内 提起诉讼;若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可在复议期满后 15日内 起诉。 二、

2025-05-05 医学考试

行政复议法 告知救济渠道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及相关规定,告知救济渠道的核心内容如下: 一、基本救济途径 行政复议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合法权益,可自知道该行为之日起60日内申请复议(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申请时需明确向作出行为的行政机关或上一级主管部门提出。 行政诉讼 直接起诉 :自知道或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6个月内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复议前置

2025-05-05 医学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