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弄虚作假骗取工资奖金的处理方式需根据具体行为性质和金额判定,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
解除劳动合同
若员工存在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如伪造考勤、虚报业绩等),公司可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解除劳动关系。例如,通过虚假考勤套取工资或提成,且金额较大的情况。
-
刑事追责
-
诈骗罪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骗取数额较大财物(如24万元),构成诈骗罪,可判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职务侵占罪 :利用职务便利侵占公司财物(如8万元),同样面临刑事制裁,需归还非法所得。
-
-
行政与民事责任
-
公司可向劳动保障部门举报,要求追缴工资或赔偿损失。
-
若涉及虚假报销等行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
-
-
内部处理与证据留存
企业应立即开展内部调查,收集证据(如考勤记录、财务流水等),并按公司规章制度对涉事员工进行处罚(如扣发奖金、降职等)。
建议 :发现此类行为时,企业应优先保留证据并报警,同时依法依规处理,避免因处理不当引发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