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检查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包括上岗前检查、在岗期间检查和离岗时检查。这三个阶段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和目的,旨在全面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权益。
1. 上岗前检查
- 目的:掌握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禁忌症,以便合理分配工作任务,降低职业病的风险。
- 内容:主要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相关的专项检查以及职业史和既往病史的调查。
2. 在岗期间检查
- 目的:及时发现劳动者在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健康损害,以便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调整工作岗位。
- 内容:根据劳动者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进行针对性检查,例如肺功能测试、听力检查或血液生化检测等。
3. 离岗时检查
- 目的:评估劳动者在离职前是否因工作原因受到健康损害,为其职业病诊断和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内容:包括全面的健康检查,重点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可能影响的身体部位或系统。
总结
职业健康检查的三个阶段(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共同构成了职业健康监护体系,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实施,可以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