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私企不按法定节假日放假的行为是否违法,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主要分为以下情形:
一、法定节假日不放假的合法性判断
-
特殊情形下不放假不违法
若企业因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安排加班,且依法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报酬,则不违法。例如,因突发情况无法安排休假时,可通过补休或支付报酬解决。
-
既不放假也不支付报酬违法
若企业既不安排法定假日休假,又不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报酬,则构成违法行为,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提起劳动仲裁。
二、违法情形下的法律责任
-
未支付报酬的处罚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加班工资的,属于违法行为,可能面临劳动仲裁或诉讼,要求支付赔偿金。
-
以补休替代的合法性
法定假日加班不得以补休替代,仅双休日加班可安排补休。
三、**建议
-
收集证据
留存加班记录、工资条、劳动合同等材料,证明加班事实及未获合理报酬的情况。
-
协商解决
首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安排补休或支付报酬。
-
投诉与仲裁
若协商无果,可通过以下途径**:
-
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如12333);
-
提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加班费及赔偿金。
-
四、法律依据总结
-
《劳动法》第四十条 :明确列出元旦、春节、国庆节等法定假日应安排休假;
-
《劳动法》第四十四条 :规定延长工作时间需支付150%报酬,休息日加班且不能补休需支付200%报酬;
-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补充明确法定假日加班需支付300%工资。
私企不按法定节假日放假的合法性需结合是否支付报酬及是否经协商判断,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