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民事再审申请书的核心在于明确原判决错误、精准引用法律条款,并结构化呈现事实与请求。 关键要点包括:格式规范(标题、当事人信息、案由等必备要素)、法定再审情形(如新证据、法律适用错误等13类情形)、逻辑严密的论证(逐层批驳原判疏漏)。以下分点详解:
-
首部与当事人信息
标题统一为“民事再审申请书”,列明申请人姓名、性别、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标注原审诉讼地位(如“一审被告”)。法人需补充法定代表人信息。案由需精确到原审法院名称、判决书编号及生效日期。 -
再审请求与法定依据
请求应具体(如“撤销XX判决第X项”),并对应《民事诉讼法》第211条(如“依据第211条第3项,原判主要证据系伪造”)。避免笼统表述,需直接关联法律条款。 -
事实与理由的层次化论证
先综述案件事实(时间、争议焦点、证据链),再逐项指出原判错误:- 事实认定错误:如关键证据未质证、举证责任分配不当;
- 法律适用错误:引用失效法规或曲解法条;
- 程序违法:审判组织不合法、剥夺辩论权利等。
每项需结合证据(如新发现的书面材料、庭审笔录)和法律分析。
-
技术性细节与合规要求
提交材料包括申请书副本、身份证明、原判决书副本等。注意申请时限(通常为判决生效后6个月内,特殊情形自知晓错误起算)。
提示:避免情绪化表达,用法律语言客观陈述。若涉及复杂案情,建议附证据清单与法律依据摘要,便于法院快速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