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人工智能最新政策强调了“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支持关键技术突破、强化普惠算力供给和增强模型创新能力等措施,推动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深度融合。 这些政策不仅促进了技术创新,还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补助和支持,以加速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一、支持关键技术突破
国家鼓励各地组织实施市级科技重大专项,针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并给予单个项目最高2000万元的资金支持。这些举措旨在提升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确保在全球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对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企业,还将提供配套奖励,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二、强化普惠算力供给
为了降低中小企业使用人工智能的成本,政府设立了总额不低于1000万元的算力服务券,用于补贴中小企业购买算力服务的费用。这意味着,企业可以享受到最高20万元的补助,这将极大地促进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技术升级。这也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增强模型创新能力
除了资金支持外,政策还特别强调了对人工智能大模型研发的支持。例如,在电子信息制造、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每年都会遴选一批性能先进的垂直行业模型,并对牵头研发单位给予高额补助。这种精准扶持有助于加快特定行业的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提高产业智能化水平。
四、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构建开源开放、协同共享的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也是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类平台的实际建设投入费用给予30%最高500万元的资金支持,鼓励更多企业和机构参与到人工智能生态系统的建设中来。此举不仅能促进资源共享,还能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
五、促进数据开发利用
政府还致力于推动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利用,通过奖励机制激发组织机构的积极性。无论是完成数据集建设任务还是利用数据产品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都将获得相应的经济奖励。这一策略对于挖掘数据价值、驱动人工智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对人工智能的最新政策涵盖了从技术研发到实际应用的全方位支持体系。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不仅提升了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这些政策的逐步落实,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几年内,人工智能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巨大潜力,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