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收货流程图模板的综合整理,结合了不同场景下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基础收货流程框架
-
接收通知
仓库收到供应商送货通知,确认送货时间、地址及货物信息。
-
核对收货
-
核对送货单与实际货物:条码、规格型号、生产日期(食品需检查是否过期)。
-
开箱检查:外观无损、包装完整,与单据一致。
-
-
质量检验
-
标品抽检(常规商品5%)或全检(特殊商品或异常情况)。
-
记录检验结果,对不合格品进行隔离处理。
-
-
入库操作
-
扫描条码或手动输入信息,完成入库登记。
-
更新库存系统,确保数据准确性。
-
-
单据与责任追溯
-
签署入库单,双方确认。
-
数量不符时追溯责任,与采购/配送方协商处理。
-
二、特殊场景补充
-
供应商到货通知
通过系统或邮件接收通知,提前准备接收场地和人员。
-
新品入库流程
无历史资料的商品需走新品入场流程,填写特殊申请表。
-
质量异常处理
-
严重破损需立即通知质量部门,拒收或联系供应商。
-
次品暂存,待质检后决定是返工、降级还是报废。
-
-
系统集成
通过ERP或WMS系统自动同步数据,减少人工错误。
三、关键注意事项
-
时效性 :食品类商品需在保质期内接收,超期需拒收。
-
文档管理 :保留送货单、检验报告等原始文件,便于追溯。
-
人员培训 :收货人员需熟悉流程,具备基本的质量判断能力。
以上流程可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调整,建议使用流程图工具(如Visio、Lucidchart)进行可视化设计,便于培训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