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自制原始凭证若出现涂改,必须遵循“合法、透明、可追溯”原则处理:
- 涂改需规范记录:在涂改处加盖专用章,注明涂改日期、责任人、原文与修改后内容、原因,并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 区分涂改性质:轻微错误(如日期、金额笔误)可修正并附说明;严重涂改或真实性存疑的凭证需作废并重新开具。
- 强化内控措施:建立凭证涂改审批流程,明确权限与责任,定期核查涂改记录,避免滥用。
分点展开:
- 法律依据:《会计法》规定原始凭证不得涂改,金额错误必须重开;自制凭证修正需确保内容完整性与真实性。
- 风险防范:涂改可能导致财务数据失真、引发审计风险或法律处罚,需通过制度约束与培训降低人为差错。
- 技术辅助:电子凭证系统可减少手工涂改,通过留痕功能自动记录修改轨迹,提升透明度。
提示: 凭证涂改应作为例外而非常态,优先通过复核与系统设计减少错误。财务人员需严格把关,确保每项修改合规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