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工资按30天计算是合法的,但需注意法定计薪天数标准为21.75天,实际计算需以劳动合同约定为准。 关键点在于:企业可约定30天计算方式,但需确保不损害劳动者权益;21.75天是法定基准,用于加班费、缺勤扣款等场景;争议时以合同或法律优先。
日工资的30天计算法常见于固定月薪制,例如月薪6000元按30天折算日薪为200元。这种方式简化了大小月差异,但可能稀释加班费基数。若合同明确约定且计算公平(如全勤无扣减),则合法;但若变相降低法定权益(如用30天替代21.75天计算加班工资),则属违规。
法定21.75天的依据来自全年365天扣除104个休息日后均摊至12个月,代表实际计薪天数。例如月薪5000元,法定日薪为5000÷21.75≈230元,明显高于30天计算的166.67元。企业采用30天计算时,需确保综合薪资不低于法定标准,尤其避免在加班、请假场景中损害劳动者利益。
劳动者若发现薪资被不合理折算,可优先协商,要求按21.75天重新核算;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仲裁。企业则需在合同中明确计算规则,避免模糊条款引发纠纷。
提示:无论是雇主还是员工,都应明确薪资计算规则,确保合法性与透明度。遇到争议时,保留工资条、合同等证据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