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并村宅基地补偿主要依据土地性质、区位、房屋结构等因素综合确定,具体包括以下四类:
一、土地补偿费
-
计算方式 :按土地原用途(如耕地、宅基地)和区位确定,通常为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5倍。例如,水浇地年产值2000元/亩,补偿倍数8倍时,土地补偿费为1.6万元/亩。
-
区域差异 :东部地区补偿标准较高(如江苏、浙江超10万元/户),中西部省份多在3-8万元/户。
二、安置补助费
- 用途 :保障搬迁后生活过渡,计算标准为需安置农业人口数×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每公顷最高不超过15倍。
三、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
-
房屋补偿 :根据结构(砖混>土木)、面积、折旧评估,危房按拆除成本补偿。
-
其他附着物 :包括大棚、果树等合法财产,按实际损失赔偿。
四、安置方式
-
货币补偿 :适用于房屋价值高于补偿标准的情况,需额外补差价。
-
宅基地置换 :新宅基地面积与原宅基地相当或调整后补差价,经济发达地区补偿标准更高(如每平方米800-1500元)。
五、特殊群体保障
- 低保户、残疾人等可获额外补助,确保基本生活权益。
总结 :补偿标准由地方综合地价、土地性质、区位等因素确定,需遵循“一户一宅”原则,保障村民居住条件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