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分家协议书是明确家庭成员财产分割、避免纠纷的法律文件,核心需包含 身份信息、财产明细、分配方案、赡养义务及争议解决条款 ,且需全体权利人签字确认方能生效。
-
必备要素
协议开头需列明所有参与分家的家庭成员身份信息(姓名、身份证号、住址),并详细描述宅基地位置、面积、房屋结构及权属证明(如宅基地使用证编号)。财产分配需具体到每间房屋、院落划分及补偿条款(如差价补偿),例如:“东院新房4间归长子所有,西院旧房4间归次子,长子另补偿5000元”。 -
特殊条款设计
涉及赡养义务时,需明确轮养方式、医疗费分摊(如大病均摊、小病由当期赡养方承担)和居住安排。若分配不均(如一方多分房产),可约定经济补偿或附加条件(如“多分一间者承担母亲住房”)。需注明政策风险条款,如“遇拆迁,赔偿面积超出部分归父母所有”。 -
法律效力强化
协议需由当事人签字按手印,并邀请村委会或第三方见证。建议公证以增强执行力,同时明确违约后果(如“反悔方支付违约金”)。一式多份由各方留存,并约定争议解决途径(协商、诉讼)。
提示:协议内容需符合《土地管理法》“一户一宅”原则,避免擅自转让宅基地使用权。建议咨询律师或村委会审核条款,确保合法性与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