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记账模式是政府会计制度的核心核算方法,其核心在于同一会计信息系统中同时实现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双功能,并对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进行平行记账。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核心定义
平行记账模式指在同一会计核算体系中, 财务会计 (遵循权责发生制)与 预算会计 (遵循收付实现制) 同步进行核算 ,形成财务报告和决算报告的双报告体系。
二、适用范围
仅对 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的现金收支业务 执行平行记账,其他业务仅需进行财务会计核算。
三、核心特点
-
双功能分离
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独立运作,但通过同一系统实现数据共享,确保财务信息与预算执行情况的全面反映。
-
平行记账原则
同一经济业务需同时记录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例如现金提取时,财务会计增加银行存款,预算会计增加预算收入。
-
系统独立与关联
通过独立记账模块实现财务与预算数据的双向关联,保障数据一致性和交易安全性。
四、与现行制度的区别
相较于传统“双分录”模式,平行记账更强调 功能衔接 ,通过同一系统实现财务与预算的协同核算,提升信息透明度。
五、应用场景
主要应用于公立医疗机构等执行政府会计制度的单位,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合规性与财务管理的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