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工信部等四部门
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联合行动,主要责任部门及协作机制如下:
一、主要责任部门
-
财政部
作为财政资金分配的主管部门,财政部负责制定补贴政策、组织专项检查、追回违规资金,并公开处理结果。
-
工信部(工业与信息化部)
负责核查企业生产资质、车辆数据真实性,配合财政部开展联合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企业进行督促整改。
-
科技部与发展改革委
科技部参与技术标准审核,确保补贴政策符合产业导向;发改委则从宏观经济和产业规划角度提供政策协调支持。
二、协作机制与行动流程
-
联合专项检查
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改委会联合下发通知,组织全国范围专项检查,重点关注采购、生产、销售环节的资金使用合规性。
-
地方与中央联动
中央部门指导地方专员办(如北京、上海等)对重点地区(如北京、江苏)的企业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形成上下联动机制。
-
处理措施
对查实的骗补行为,采取以下措施:
-
取消企业财政补贴资格;
-
追回违规资金;
-
罚款;
-
取消汽车生产资质或从推荐车型目录中剔除问题车型。
-
三、典型案例与影响
-
湖北案例 :2016年曝光虚报车辆信息骗取2亿多元补贴,涉及5家车企,成为打击骗补的首次“亮剑”。
-
赣州案例 :2016年查出近百亿骗补,涉及客车企业,显示问题规模之广。
四、政策趋势
财政部明确表示,2017-2020年补贴将分阶段退坡,2020年后完全退出,以推动产业向市场化转型。
骗取新能源汽车补贴的管理是财政、工信、科技、发改委等多部门协同作战的结果,通过严格核查与奖惩机制,旨在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