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我国唯一强制执行的食品标准体系,以保障公众健康为核心,涵盖食品生产全链条风险管控,最新修订亮点包括:新增食品接触材料油墨管控、强化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规范、禁止脱氢乙酸等防腐剂使用,并首次要求强制标示致敏物质信息。
-
标准体系与强制力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分为通用标准、产品标准、生产经营规范和检验方法四大类,覆盖食品原料、添加剂及相关产品。作为唯一强制性标准,其法律效力高于其他行业标准,企业违反将面临法律责任。例如,2025年新规明确罐头类食品禁用特定防腐剂,面包糕点中脱氢乙酸被全面叫停。 -
全链条风险管理
标准从农田到餐桌全程管控,包括微生物、重金属、农药残留等限量要求,以及生产卫生规范。例如,新修订的食品接触金属材料标准将管控元素从5类增至13类,乳制品生产规范强化了微生物控制流程,有效降低交叉污染风险。 -
动态更新与国际接轨
我国已发布超1500项国家标准,近年修订更注重与国际标准(如瑞士、德国)对标。例如,食品包装油墨的重金属限量规定填补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对此立规的国家。
消费者可通过产品标签(如致敏物质提示)识别合规食品,企业需紧跟标准更新,共同筑牢食品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