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危化品)根据国际和国内标准主要分为9大类,涵盖物理、健康和环境危害,具体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易燃物质、毒性物质等,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
- 爆炸品:如炸药、烟火,受热或撞击易引发剧烈反应,需严格隔离火源和震动。
-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包括氧气、液化石油气,高压储存易泄漏或爆炸,需控制温度和压力。
- 易燃液体与固体:如汽油、酒精,闪点低易燃烧,储存需防火防静电。
- 氧化剂与还原剂:如高锰酸钾、铝粉,与其他物质接触可能引发火灾,需分类存放。
- 毒性物质:分剧毒(氰化物)和普通毒性(染发剂),接触需防护装备。
- 腐蚀性物质:强酸(硫酸)、强碱,腐蚀人体和金属,包装须耐腐蚀。
- 放射性物质:如铀矿,需屏蔽辐射并远离人员密集区。
- 环境危害类:污染水体或土壤的化学品,如农药,需特殊处理。
- 杂项危险品:未明确归类的危害物质,如锂电池,需个案评估风险。
了解危化品分类有助于规范运输、储存和使用,降低事故风险。企业应结合国家标准(如GB13690)制定管理措施,确保安全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