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三大类是指物理危害类、健康危害类和环境危害类,这是国际通用的GHS分类标准的核心框架。物理危害类涵盖爆炸物、易燃物等16个子类,健康危害类包括急性毒性、致癌性等10种风险,环境危害类则针对水体污染和臭氧层破坏。掌握这一分类体系,是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的基础。
物理危害类中,爆炸物(如TNT)和易燃气体(如液化石油气)因反应剧烈需严格隔离存放;氧化剂(如高锰酸钾)会加速燃烧,需远离可燃物。健康危害类的剧毒化学品(如氰化钾)需“五双制度”管理,而腐蚀性物质(如浓硫酸)必须配备防泄漏装置。环境危害类中的持久性污染物(如重金属)会长期破坏生态,需专业回收处理。
企业储存危化品时,物理危害类物品需避光防震,健康危害类应密封并标识急救措施,环境危害类废物需交由特许机构处置。个人防护需根据类别选择装备:接触腐蚀品戴防化手套,处理毒害品需全面罩呼吸器。
理解危化品分类不是终点,而是安全实践的起点。无论是企业台账管理还是家庭化学品存放,按类施策才能将风险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