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三大保护整定细则是确保煤矿供电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规范,主要包括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和接地保护。以下是综合相关规范的核心内容:
一、整定原则与责任
-
整定依据
-
井下低压电网需按《煤矿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整定细则》进行整定,计算两相短路电流值,公式为: $$I_{k\Delta} = \frac{K_{rrjk} + X_{k\Delta} \cdot K + X_{j\Delta} \cdot K}{K_{x} + X_{h} + X_{2}}$$
其中,$K_{rrjk}$为短路回路电阻,$X_{k\Delta}$为短路点至变压器的电缆电抗值,$X_{j\Delta}$为分支线路电抗值,$K_{x}$为系统电抗值,$X_{h}$为高压电缆电抗值,$X_{2}$为变压器变比。
-
-
责任分工
-
机电科负责全矿“三大保护”的日常技术管理,制定整定方案并下发至各使用单位。
-
各使用单位需按规程周期(如每月)对保护装置进行检查、试验,并将结果报机电科备案。
-
二、具体整定要求
-
过流保护
-
保护范围应覆盖所有电气设备,确保短路电流超过设定值时及时动作。
-
保护装置需定期校验,禁止随意调整整定值或甩掉保护。
-
-
接地保护
-
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值不得超过规定标准(如≤4Ω)。
-
定期检测接地装置的有效性,确保故障时能及时导通。
-
-
漏电保护
-
配电开关需安装漏电保护装置,动作电流一般不大于30mA。
-
漏电保护装置需定期试验,确保灵敏可靠。
-
三、安全规范
-
装置安装
-
保护装置需安装在设备或线路的最前端,确保故障时优先动作。
-
严禁使用铁丝、铜丝代替保险丝,或并联使用不同额定电流的熔体。
-
-
维护管理
-
配电开关、熔断器等设备需定期维护,确保接触良好。
-
发现保护装置损坏或整定不合理时,需立即停止使用并整改。
-
四、事故处理
-
因保护装置误动作或失灵导致事故时,需立即查明原因并修复,同时追究相关责任人员责任。
-
新增设备需经专业机构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以上细则需结合煤矿具体电网结构、设备参数及安全标准综合制定,并定期进行修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