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房补偿标准的核心在于依法保障被征收人权益,主要包含房屋价值补偿、搬迁安置费、临时过渡费、停产停业损失及奖励性补偿等五大类。具体金额根据房屋结构、面积、区位系数及地方政策综合计算,住宅补偿通常采用“基准价×(成新系数+区位系数)×建筑面积”公式,非住宅则额外考虑使用功能系数。
- 房屋价值补偿:框架结构补偿最高(如750-1200元/㎡),砖混、砖木次之,简易房最低(200元/㎡)。评估需由专业机构按市场价核定,集体土地房屋还需叠加宅基地地价。
- 搬迁与临时安置费:搬迁费按面积支付(8-20元/㎡),临时过渡费按月发放(如住宅8元/㎡/月),选择货币补偿可一次性领取6个月。
- 停产停业损失:经营性用房按建筑面积计算,生产类每月10元/㎡,办公类6元/㎡,通常补偿6个月。
- 附属物补偿:包括围墙、广告牌、水井等,标准细化至材质(如砖混门楼1200元/㎡,彩钢瓦雨搭80元/㎡)。
- 奖励政策:早签约可获评估价5%-15%的奖励,货币补偿另享最高30%补贴,集体土地建房还可申请宅基地置换。
提示:补偿标准因地而异,需以最新地方文件为准。若对评估结果存疑,可申请复核或通过法律途径**,确保自身合法权益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