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部效应的八种例子

外部效应是指某个经济行为对第三方产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未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它可以分为正外部效应(如技术创新带来的知识共享)和负外部效应(如工厂排放的污染物)。以下列举八种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

  1. 汽车尾气排放
    汽车尾气中含有有害物质,会对周围居民的空气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形成负外部效应。

  2. 历史建筑修复
    修复历史建筑不仅保护了文化遗产,还能为周边居民提供观赏价值,从而带来正外部效应。

  3. 狂吠的狗
    狗吠声会影响邻居的休息和生活质量,这种干扰属于负外部效应。

  4. 新技术研究
    新技术的研发不仅为企业带来收益,还能促进社会整体的技术进步,属于正外部效应。

  5. 碳排放
    工厂或车辆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造成负面影响,这是典型的负外部效应。

  6. 吸烟行为
    吸烟者释放的二手烟对周围非吸烟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形成负外部效应。

  7. 夜来香种植
    邻居家种植夜来香,其香气弥漫到周围环境,使邻居也能享受到花香,这是正外部效应的例子。

  8. 工厂废水排放
    工厂排放的废水污染周边河流或农田,影响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属于负外部效应。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外部效应既可能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以减少负外部效应、促进正外部效应,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外部效应的八种例子》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798854.html

相关推荐

负外部效应举例子

负外部效应的例子可归纳为以下五类,均体现生产或消费行为对第三方造成的负面影响: 环境污染 工厂排放、垃圾处理等导致空气/水质恶化,例如造纸厂污染河流、工厂废气影响周边居民健康。 噪音污染 高噪音源(如机场、工厂)干扰居民正常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交通拥堵 车辆过度集中导致通行效率下降,增加非参与者的通勤成本。 食品安全问题 使用地沟油、三聚氰胺等劣质食品,损害消费者健康并引发社会信任危机。

2025-05-09 高考

负面效应的生活例子

负面效应在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多样,以下是五个典型例子: 负面评价的放大效应 人们对负面评价的敏感度远高于正面评价。例如,一次考试失利可能导致长期自我怀疑,或明星负面新闻瞬间摧毁其公众形象。这种“100个好评不如1个差评”的现象,源于大脑对损失的天然恐惧。 情绪传染的“踢猫效应” 负面情绪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传递,例如职场中员工因被批评后责骂孩子,孩子又踢猫,最终导致意外伤害。这种情绪连锁反应在家庭

2025-05-09 高考

消费的负外部效应例子

‌消费的负外部效应是指个人或企业的消费行为对第三方或社会整体造成的负面影响,例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公共健康问题。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塑料污染 ‌:过度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包装盒)导致大量垃圾进入海洋和土壤,破坏生态系统,威胁海洋生物生存。 ‌汽车尾气排放 ‌:私家车过度依赖燃油驱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加剧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 ‌快餐文化 ‌:高糖

2025-05-09 高考

近因效应的10个例子

近因效应是指在信息序列中,末尾信息对认知和决策的影响大于中间信息。以下是10个典型例子,涵盖不同领域: 面试表现 面试官更关注候选人最后的发言或表现,例如最后30秒的“高光时刻”可能完全扭转前期的负面印象。 购物决策 最近的促销活动或广告推荐(如“售后承诺”)会显著影响购买决策,即使前期服务一般。 职业选择 最近的工作经历或行业事件(如关键项目成功)会强化对特定职业的偏好。 健康饮食

2025-05-09 高考

晕轮效应的日常例子

晕轮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消费决策、职场评价等方面。以下是具体实例: 外貌晕轮效应 人们常因外貌印象影响对他人能力的判断。例如,高颜值者易被认为更聪明、可靠,而普通外貌者可能被低估。 品牌与名人效应 品牌晕轮 :某品牌某产品优秀,消费者会认为其其他产品也可靠(如高端餐厅因装潢好推高食物质量认知)。 名人效应 :粉丝因偶像光环过度认可其代言产品

2025-05-09 高考

晕轮效应最简单的例子

晕轮效应最简单的例子是 明星效应 ,即因某人在某一领域的突出表现而对其整体形象产生过度美化的认知偏差。以下是具体分析: 一、核心示例:明星效应 现象描述 粉丝因偶像在歌唱、表演等领域的卓越表现,对其人品、演技、时尚感等各方面均给予高度评价,甚至忽视其不足之处。例如,某歌手因歌曲广受欢迎,被粉丝认为“完美无缺”。 心理机制 该效应源于“光环效应”,即某一显著特征(如才华)掩盖了其他特质

2025-05-09 高考

晕轮效应的例子举例说明

晕轮效应的例子可从人际交往、商业营销、日常生活等多个维度展开,以下是典型案例分析: 一、人际交往中的典型案例 普希金与娜坦丽 普希金因娜坦丽的美貌(表面特征)过度美化其品格,忽视两人志趣不合,最终导致文学创作停滞甚至决斗身亡。 “爱屋及乌”现象 因对某人某一特质的喜爱(如外貌),而全面肯定其其他品质(如能力、性格),例如“情人眼里出西施”。 二、商业营销中的策略应用 明星代言效应

2025-05-09 高考

晕轮效应的典型案例

​​晕轮效应指对他人某一突出特质形成强烈印象后,这种印象会泛化到其他特质,导致认知偏差。典型案例有普希金因娜坦丽美貌认为她智慧高尚而致悲剧,以及晕轮效应在商业、职场、司法等场景的体现。​ ​ 晕轮效应体现在商业上,奢侈品请明星代言,快消品牌与网红达人合作,利用公众对名人的喜爱,将“光环”投射到商品上,促使消费者因对明星、网红的喜爱而消费。如某明星因公益收获好感后其代言护肤品销量激增

2025-05-09 高考

近因效应的经典例子

​​近因效应是指最新获得的信息比早期信息对印象形成影响更大的心理现象​ ​,其经典例子广泛存在于面试、人际关系、消费决策等领域。​​关键亮点包括:面试最后一问的逆转效果、亲密关系中的近期冲突主导评价、品牌近期负面体验颠覆长期好感​ ​。 ​​面试场景​ ​:考官在考生离场前突然抛出关键问题(如“我们认为你表现不佳,你怎么看?”),此时回答质量会极大影响整体评价。若应对出色可扭转劣势

2025-05-09 高考

生活中近因效应的例子

近因效应 是指人们对最近发生的事情记忆更深刻,而容易忽略早期信息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购物决策、人际关系甚至选举投票 。以下是生活中常见的例子: 购物决策的“最后印象” 消费者常因商家结账时的贴心服务(如承诺售后无忧)而忽略之前的普通体验,这种“最后一刻”的好感会显著提升复购率。同样,广告末尾的优惠信息往往比产品介绍更能刺激购买欲。 人际关系的“情绪过山车”

2025-05-09 高考

负外部影响的例子

​​负外部影响的例子广泛存在于经济和社会活动中,其核心特点是行为主体的活动给第三方带来未补偿的损害,例如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和公共卫生风险。​ ​ 这些案例揭示了市场机制无法自动调节的社会成本问题,需通过政策干预实现外部性内部化。 ​​工业污染与健康损害​ ​ 钢铁厂、化工厂等排放的废气、废水直接危害周边居民健康,但企业未承担医疗或环境治理成本。例如,某地造纸厂废水污染河流,导致居民饮水安全受威胁

2025-05-09 高考

负外部效应的例子图

​​负外部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的成本未被计入交易价格,对第三方造成损害的现象,如污染、交通拥堵、噪音干扰等。以下通过现实案例解析典型场景及解决方案。​ ​ ​​环境污染的经典案例​ ​:工厂排放废水、废气直接侵害周边居民健康,但生产成本未涵盖这些生态破坏。例如,某化工园区周边居民长期受污染之害,政府需投入巨额资金治理环境,企业却未承担全部成本。这类外部性可通过环保税或强制安装净化设备补偿。

2025-05-09 高考

生活中有哪些马太效应的例子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社会现象,广泛存在于财富、教育、职场等领域 。以下是生活中典型的马太效应例子: 财富积累 富人凭借初始资本优势,更容易获得投资机会、低息**和社会资源,财富如滚雪球般增长;而穷人因缺乏启动资金,难以突破阶层壁垒,甚至因债务陷入恶性循环。例如富二代创业自带人脉与资金支持,普通人则需白手起家。 教育资源分配 名校因声誉吸引优质师资和生源

2025-05-09 高考

外部正效应为什么供给不足

私人收益小于社会收益 外部正效应导致供给不足的原因主要与市场机制中的激励失灵相关,具体分析如下: 一、核心概念与关系 外部正效应 指个体或企业的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了额外的、未在市场交易中体现的收益。例如,教育不仅提升个人能力,还能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 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 私人收益:生产者或消费者在市场中获得的直接经济回报(如企业因技术改进获利)。 社会收益

2025-05-09 高考

生产的正外部效应例子

生产的正外部效应是指某厂商的生产活动对交易双方之外的第三者带来的未在交易价格中反映的收益。以下是典型例子: 教育与培训 企业为员工提供培训,提升其技能和效率,这种正面效应会随着员工流动到其他企业而外溢,使其他企业受益。 科技创新 科研机构或企业的创新成果(如新技术、新发明)不仅使创造者受益,还能被其他行业或社会整体采用,从而推动整体进步。 公共基础设施 上游水库的建设使下游地区获得灌溉

2025-05-09 高考

负外部效应的典型例子

负外部效应是指经济活动对第三方产生的未补偿的负面影响,典型例子包括污染、噪音、交通拥堵等,这些行为的社会成本往往高于私人成本,导致市场失灵。 工业污染 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会破坏周边环境,如空气污染导致居民健康问题(如肺癌率上升),而企业通常不会主动承担这些社会成本。 噪音污染 机场、高速公路或建筑工地的高分贝噪音干扰居民生活,降低生活质量,但噪声制造者很少为此支付补偿。 交通拥堵

2025-05-09 高考

外部效应的真实例子

外部效应是指经济活动对第三方产生的非市场交易影响,‌分为正外部效应(如疫苗接种保护他人)和负外部效应(如工厂污染损害居民健康) ‌。以下是典型例子: ‌正外部效应 ‌ • 养蜂人采蜜时帮助果树授粉,提高农场产量 • 教育投入提升公民素质,降低社会犯罪率 • 光伏发电减少碳排放,改善区域空气质量 ‌负外部效应 ‌ • 化工厂排放废水导致下游渔业损失 • 吸烟者在公共场所吸烟增加他人医疗支出 •

2025-05-09 高考

负启动效应的生活例子

​​负启动效应是当忽略的刺激再次成为目标时反应变慢的现象,生活中常出现在广告设计、学习干扰和习惯养成中。​ ​ ​​广告与营销中的负启动效应​ ​:超市用“渔网”和“海鸥”等元素暗示海鲜新鲜,当消费者看到“虾”或“鱼”时可能下意识犹豫,因为“海鲜”概念被过度激活后反而引发认知冲突。同理,药店将维生素与阳光、运动海报并列,可能让顾客因“健康”联想而延迟决策,需额外思考实用性。

2025-05-09 高考

锚定效应的营销例子

锚定效应在营销中的典型应用案例可归纳为以下五类,通过设置参照点影响消费者决策: 价格锚定策略 高价锚点 :如健身房推出年卡2000元,月卡1200元成为锚点,消费者会认为年卡更划算; 低价锚点 :电商平台展示原价168元商品,现价36元,原价成为消费者认为“超值”的基准; 对比锚点 :同品牌手机64G版1799元,128G版1899元,通过对比强化128G的“性价比”。 产品配置锚定

2025-05-09 高考

锚定效应的著名例子

锚定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现象,指人们在估测或决策时,会受到某个初始值(即“锚”)的影响,导致判断结果偏向于该初始值。这种效应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商业场景中,其影响深远且具有代表性。 著名例子 商品定价策略 商家常通过“价格锚定”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例如,某商品标有两个价格:建议零售价(高价)和实际售价(低价)。建议零售价充当“锚”,让消费者觉得实际售价更划算,从而提升购买意愿。

2025-05-09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